专访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解读打造独角兽的底层逻辑

资本市场向来是个缔造神话的场所。趣店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之后,吴世春以300万的投资,撬动了30亿人民币的回报;在腾讯初创期,刘晓松出资50万元成为第一位外部天使投资人,持股至今,他的收益高达10亿人民币……诸如此类的事例无一不激励着人们奋力寻找下一个独角兽。

然而,在投资与融资的两端,一边是“投资难”的现实,投资人手捧大钱,苦苦追寻一个好项目;另一边是“来钱难”的窘况,中小企业挣扎在“没米下锅”的融资冰川地带,看不到上岸的希望。而2020年疫情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这几年来,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熬不过市场寒冬,只能遗憾退场……

专访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解读打造独角兽的底层逻辑

当前,中国进入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更多的科技型企业一步一步成长,已成为当前的时代命题。尽管大浪淘沙、洗牌重组是常态,但中国仍然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具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经过三年的沉淀,天成金汇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打造独角兽的方法论,成为推动中国科技企业向上攀登的一支重要力量。

做独角兽的梦想赞助者

在投资界,人们常常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称为“独角兽”。它们身处在朝阳行业,增长速度极快,往往拥有独有的核心技术或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是某个行业细分市场的龙头。今年4月,我国领导人在北京调研独角兽企业时强调,独角兽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57家,同比增长13%,新晋独角兽企业98家,超级独角兽企业11家;有136家新获融资,占比38.1%;有25家独角兽企业上市。”

在创新药、数字医疗、数字文娱、智慧物流、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15家以上。尤其在欧美国家”卡脖子”的集成电路赛道,涌现出了39家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主的重要力量。

另据普华永道的《中国独角兽CEO调研2023》数据显示,“46%受访独角兽企业将技术视为核心竞争优势;已经实现盈利的独角兽企业比例为35%,相较于2020年的24%有所增加,但仍有65%的受访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只有40%的受访独角兽企业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中估值有所增长,部分企业面临估值下跌的压力。”

专访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解读打造独角兽的底层逻辑

两份报告揭示了中国独角兽企业面临的现实状况:一方面,独角兽企业已成为科技强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大部分独角兽企业并未实现盈利,求钱若渴。

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地方省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但大部分的扶持政策往往针对头部企业或中小微企业,中等规模的独角兽企业“两边不靠”,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较为有限。此外,独角兽企业又往往处于事业的发展时期,资金需求量巨大,如果融资渠道受阻,便会导致技术研发停滞、产品难以落地,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

没有哪家创业企业一开始就具备独角兽的气质。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归宿,或走向消亡,或止步不前;少数企业能穿越死亡之谷,成为快速奔跑的“瞪羚”企业;只有极少数的优秀“瞪羚”能够跃起腾飞,成为为引领产业创新方向的“独角兽”。

大多数独角兽在成长初期都只是一个“小不点”,而“小不点”的蜕变,除了政策扶持之外,离不开“资本及时雨”的浇灌。在估值下跌的压力之下,资本赋能已然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走出困局的关键。

通常来说,独角兽企业在起步阶段最为艰难,尤其是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很多前沿性技术、高科技产品,不是一两年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研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到技术研发、人才招聘之中。如果没有理想主义做支撑,没有资本做坚实的后盾,相当一部分独角兽在起步阶段就可能已夭折。

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与许多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打过交道,他发现这群人有一个共性:“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独,扛得了压力,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他们身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是当今时代最为稀缺的精气神,也是中国科技迈向世界的动力源泉。

在创业初期的,它们要筹齐大量的研发资金,但要真正转化成产品,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人才招募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些投入短期是看不到效益的。很多独角兽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其中不乏不理解、质疑、嘲笑甚至恶意攻击,但他们仍然一路坚持,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暴富,而是为了梦想与情怀,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前沿性的技术转化普惠大众的产品,造福社会。这样的理想主义精神,很多投资人并不理解。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创业者要实现心中梦想,就要找到理想的“梦想赞助者”。他们是倾注心血、动用所有资源与能力为创业者鼓而呼的人,他们如同送炭翁,不仅在大雪的寒夜里带来温暖,而且能抚慰创业者孤独的心灵。

助力更多独角兽企业成功

大多数创业者要找到“梦想赞助者”并不容易。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指出,“从资本的角度来讲,没有资金就无法解决核心的问题。只要融资成功,就能整合资源,去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战略、营销等方面的问题。但如果企业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贸然找投资机构,谈判的筹码就会小很多。”徐国辉说,很多创业者根本不了解投资背后的逻辑,在寻求投融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频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商学培训的形式,把他们的资本知识短板补齐,等达到标准以后,我们才能帮企业对接投资机构。”

在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与时俱进”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门必修课,徐国辉认为秘诀在于及时掌握“窗口意见”。

专访天成金汇创始人徐国辉,解读打造独角兽的底层逻辑

“我们的专家团队会在第一时间研读国家新政,了解交易所的新规,比如哪家企业因为什么问题被上交所否决上市,我们就会根据这个问题不断调整前端的培训课程。天成金汇的模式叫后端定前端,这意味着前端的老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随心所欲去授课,而是要将后端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企业家充分理解和吸收。”

天成金汇的方法论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现实,以实践为基础,真正做到传方法、帮落地、亲实践。针对具有独角兽的企业,天成金汇能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服务:“一是拓宽视野,提高资本认知;二是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通过资本顶层设计和产业赋能,提高企业的资本价值和商业价值;三是链接资源,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对接政府招商引资项目,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企业引荐红杉资本、优势资本、IDG资本等多家著名的投资机构,帮助企业快速对接资本市场。”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稚嫩的初创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隐身于独角兽背后的资本力量不可忽视。徐国辉认为,天成金汇的使命是发现和培养更多有潜力的企业成为独角兽。他希望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在天成金汇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成长,成为中国的脊梁。如今,已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在它的支持下,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性增长。

创立三年来,天成金汇已成功助力赋能300+企业,业务辐射80+行业。截至2023年8月,天成金汇累计帮助四十多家企业成功实现投资对接,其中32家启动下一轮融资,2家完成下一轮融资,5家递交上市材料,2家已上市成功。其中不乏极具稀缺性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如盛德新能源、小i机器人等。

徐国辉坦承,“发现具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找到一个优秀的独角兽公司,值得长期陪伴,“我们更看重企业持续增长的能力”。

徐国辉说,长期主义是天成金汇一直贯彻的理念,“天成金汇始终选择沉潜,不惜以三五年的时间陪跑企业成长,慢慢筛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再实行精准投资。”这种“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让天成金汇在这个浮躁的资本市场独树一帜。

当前,中国科技步入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资本、企业的连接器,将资本的力量导向新兴战略性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有效驱动创新,帮助独角兽企业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天成金汇的机会,也是它的使命所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6701.html

      
上一篇 2023-10-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