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大家好,我是堂主。

在当下的环境下,“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前段时间,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

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14亿人可能住不完。

“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怎么说呢?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个人感到并不意外。

过去,2008年的四万亿救市,2015年的棚户区改造,把经济和房产、深深地绑定在一起。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一波又一波资金,押注于此,

还有那前仆后继的打工人,掏光了六个钱包,并压上二三十年的未来。

现在,从结果来看,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引发了蝴蝶效应。

有金融风险,万亿帝国某植系公司,被爆出大量资产投向了房地产。

“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有消费低迷,在居民家庭资产的比例中,美国人房子占了家庭资产的3成左右,新加坡的是4成多,不到五成,而在中国,房子在家庭总资产的占比,超过了7成。

当下一直在喊着要“刺激消费”,可房贷占了大头,加上必需的日常生活开支,打工人还拿什么钱去消费。

最打击的,还是大家对于未来的信心。

一是烂尾楼横盘,首付凑齐了,每个月也准时还钱,偏偏遇上了烂尾楼,住不上不说,还得租着房子,还着房贷。

二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年轻人望“房”兴叹,不想生、不愿生、远离“房”赌毒,幸福你我他。

很多人把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归根于城市化的进程,于是便有房地产的大开大合,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

回望改革开放的40多年,从更根本原因来讲,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搞的是工业化,而且还是乡镇的工业化。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先是从农村开始,并释放出来大量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创办乡镇企业。

这段时间,农村企业建设用地量快速增长。

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用地为235.5万亩,到1985年时约为844.5万亩,用地规模扩大了2.6倍。

不少乡镇都喊出了“村村上班、户户冒烟”的口号,涌现出来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农村迎来了高光时刻。

不过,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还是败了。这里面的原因,挺复杂的。

有央地之间的微妙关系。当时地方财力过大,中央财政能力式微,有些地方做事不顾后果,后来的分税制改革,中央把财力收回。

也有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足。

乡镇企业起来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那会国有企业受到计划经济约束,有些商品,能不能生产,生产后又先配送给谁?而乡镇企业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产能空缺。

至于技术、质量等,其实是没多大提升,这点可以看看后来发生的事情。

后来我们开放了市场,加入WTO,接受国际上的产能转移。

这对于乡镇企业,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译演过的一部电视剧,叫《鸡毛飞上天》,他那乡镇企业卖的那个袜子,是手工织出来的,在国内已经很厉害了,但是他在上海展会上看到国外用机械织出来的袜子,完全朦了,于是砸锅卖铁,也要引进那台机器。

无论如何,“乡镇企业”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次的农村转向工业化的努力。

注意,这里堂主强调的是“工业化”,而不是“城市化”。

让我们继续顺着时间顺序来说,加入WTO后,这时发生了一个变化:

由农村工业化,转向园区工业化。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里,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做出了调整:

逐渐关闭集体建设用地中从事非农建设的通道,园区工业化逐步替代乡村工业化,成为中国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模式。

园区工业化依靠的是独特的土地配置方式:

比如“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之类的,就是通路、通电、通水等,来吸引外资,政府通过土地优惠进行招商引资。

除了上面说到的搞好基础设施,还拿出土地优惠,比如低价供应,零地价、甚至负地价等招商手段。

这段时期,地方工作只有一个目标:一心一意拉投资,全神贯注谋发展。

说个有点不着调的八卦,这是堂主之前听到的,说是东莞早期,招商挺困难的。

该规划的工业园,规划了,该给的低价土地,也亮了,道路啥的也建得很好,就是没人愿意来投资,便想到了建宾馆,让客商们、吃好喝好玩好,于是后来就有了东莞服务,冠绝全国。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一书中写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依靠高比例的工业用地供应谋发展,每年差不多将建设用地总量40%左右的土地作为工业用地使用。

市场开放了,建起了工业园,拉到了老板,工厂开起来了,工人也有了收入,经济也就起来了。

毫不客气地讲,园区工业化,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重要助推剂。

这点堂主还是有些印象的,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2006年,跟着同学去深圳打过暑期工。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山区,走进城市。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的工业园,一个接着一个的玩具厂。

回到正题,正是工业用地的低成本,保障了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不过后来,这样的现象,悄然发生了变化。

2007年的时候,工业地价增长率,还有15.67%。

2008年就下滑至4.81%,2009年更是只有1.53%。

而同期的商业地价和居住地价涨幅,要远远高于工业地价。

“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财经统计报道,从2000年-2012年间,工业地价年均涨幅仅为3.35%,而商业地价和居住地价年均涨幅分别是11.40%和14.42%。

2008年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说了。

说个堂主自己的观察,上中学的时候,还能听到县里搞了工业区,还拉了侨商来投资建厂。

后来上了大学,听到的是碧桂园居然入驻我们县了,然后是这里建了个楼盘,那里起了个小区,紧接着是房价破万。

要知道,我们那可是国家级贫困县啊,还是“高考能加3分、年均可支配收入才一万多”的那种。

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我们那县城的“城市化”搞得非常好,不仅有了很多高档小区,道路也宽了,还铺上了柏油路。

在过去高增长的时代,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以地谋发展”的增长模式:

以地招商、建厂招工,到政府税收增加、工人收入增长,到经济增长。

“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前面堂主也说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于:工业化带动下的城市化。

早期也的确是这样的,只是后来,房地产的“城市化”占了上风。

当然了,这里没说我们停止了“工业化”,只是跟过去相比,地方更愿意把土地卖给开发商。

不过,认真想想,也对啊,你搞园区、搞招商,还得整这整那,还不如卖地来得直接。

不是说房地产不能发展,也不是否定2008年房价的第一波上涨。

在中国经济的上半程中,在以地谋发展下的“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驱动下,收入有了,城市建设搞好一些,也在常理之中。

只是,过多的押注房地产,掀起全民买房、炒房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至于下半程,我们要怎么走?个人觉得,城市化之下的工业化,或许是一个机会。

最近有一个概念,被炒得挺火的,叫:新型工业化。

“高科技含量、绿色低碳”这些陈词滥调、我不多说,

“高端制造、高端装备”等新瓶装旧酒、也不多讲,

只想说一句:多多关注个体,以人为核心。

上个世纪末,年轻一代,最多的是农民,没读过书,为了生计、讨口饭吃,他们选择涌入城市。

有的在工地干活,有的进厂打工。

后来,他们慢慢在城市里居住下来,熟悉这里的一切。

那建起的高楼,留下过他们的汗水,那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出自他们的手,

可是啊,他们住不起那高高的小区,也买不起那昂贵的商品。

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发现他们的头发,都泛白了。

现在,年轻的一代,读过书,上过学,毕业后却发现,工作不好找了。

不知怎么地,他们学会了慢就业、灵活就业。

外卖大军中,有上过985的女孩。

网约司机里,有去过大厂的码农。

拿人当人看,少一些假大空,多一些实干派。

堂主相信,做到这一点,下半程的路,也许难走,却也踏实。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如果说,上半程是以“地”谋发展,

那么,下半程就是以“人”谋发展。

“土地”这个增长发动机,还能转动多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4616.html

      
上一篇 2023-10-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