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新增投资持续低迷。
9月,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环比下降24.0%,同比下降57.5%。1-9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7.9%,降幅扩大7.4个百分点。其中,国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超六成。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占据榜单前三位。
另外,前三季度300城住宅用地供求均缩量三成,新政后重点城市土拍升温尚不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房企投资将继续保持谨慎,退出三四线城市、聚焦一二线城市已成当下共识。从全国来看,在销售尚未持续、实质性转暖下,预计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
拿地总额同比下降约18%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59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7.9%,降幅较上月扩大7.4个百分点。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占据榜单前三位。1-9月,保利发展以累计新增货值1312亿元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241亿元和1106亿元。TOP10企业1-9月新增货值总额9124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9.1%。
9月单月来看,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环比下降24.0%,同比下降57.5%。
对此,中指研究院指出,9月受上年高基数影响,企业拿地规模同比大幅下滑。新政后,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土拍平稳落幕,企业拿地态度仍未显著提升,拿地规模环比有所下降。分企业来看,中海、建发、保利等央国企拿地规模较高,绿城、万科、龙湖、滨江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亦有投资。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指出,9月份核心城市土拍持续分散进行,市场热度保持低位运行,房企新增投资持续低迷,仅剩部分龙头房企、国央企在热点城市积极斩获核心优质地块,大部分民企和中小规模房企则“有心无力”,行业集中度仍继续走高。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拿地金额百强房企之中有29家为国央企,从数量上来看少于城投平台和民企,但是国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62%,远高于另外两类公司的投资金额占比,可见国央企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平均投资力度明显强于其他房企,尤其保利、华润等龙头房企,持续占据拿地金额TOP3席位。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三季度末全国许多城市发布了取消限购、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率等楼市利好政策,但楼市利好传导到土地市场仍需时间,在销售端有明显起色之前,房企投资依然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在谨慎投资的共识之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块成为企业投资的焦点,而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则陷入无人问津的局面。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1-9月投资金额TOP10房企中如华润、招商、中海、越秀等企业拿地高度集中于一二线核心城市,在一二线城市的投资金额占比超90%。
300城住宅用地供求均缩量三成
从全国来看,土地市场情绪依然偏弱,全国土地供求缩量未改。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在三成以上;为提高房企参拍意愿,政府持续加大核心区地块供应,带动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9.0%。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7.1%,降幅较二季度扩大15.2个百分点;成交0.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3.4%,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
其中,二线、三四线城市推出面积降幅均在三成以上,成交方面,基数影响下,一线城市成交面积降幅较大,仅广州同比增长,北京下降超一成,上海、深圳降幅均超五成;二线、三四线城市企业拿地信心不足,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均在三成以上,土地出让金降幅超两成。
中指研究院指出,8月底以来监管部门及地方频繁出台政策利好,为市场注入信心,但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依然面临一定压力,房企资金端改善不明显。销售端恢复程度仍直接影响土拍情绪变化,在销售尚未持续、实质性转暖下,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新政后重点城市土拍升温尚不明显,地价触顶仍仅限于优质地块。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8月30日,一线城市中广州率先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在9月出让地块中仅2宗触顶,其中海珠区上涌果树公园北侧地块吸引16家房企参与,竞价85轮,成为海珠区最高总价地块,而其余地块底价成交或流拍。杭州土地市场表现平稳,9月5日正式执行“认房不认贷”,9月20日土拍中,8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但仅优质地块房企参拍意愿相对较强,3宗触顶进入摇号环节,其余5宗底价成交;9月27日杭州挂牌出让14宗宅地,其中,1宗终止,8宗触顶进入摇号,1宗溢价,4宗底价,市场冷热分化延续。北京9月26-27日土拍中,4宗住宅用地全部成交,1宗触顶、1宗溢价、2宗底价。另外,9月以来,武汉、福州、无锡、宁波、青岛、重庆亦有部分地块完成出让,但多底价成交。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核心城市在政策带动下,销售市场活跃度提升后,土拍情绪有望进一步提升,优质地块将维持较高热度。从全国来看,在销售尚未持续、实质性转暖下,预计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
责编:朱雨蒙
校对:廖胜超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