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9月28日晚间,信达生物公告称,主动撤回帕萨利司片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帕萨利司片刚刚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新药上市只差临门一脚,却突然撤回,令人意外。
对此,信达生物表示,作为本项申请的最新进展,于申请递交后,由于合作方对该产品海外开发策略的调整,导致公司后续确证性临床三期研究的投资大幅增加、研究时间显着延长。公司基于整体研发策略和产品价值管理的考量,决定主动撤回帕萨利司片的本项申请,并将资源集中投入在更多重要管线上,一如既往地坚持高质量的产品开发,满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联系信达生物方面,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当前医药行业的复杂环境,信达生物撤回帕萨利司片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或许是一项明智之举。经济严重下滑、行业内卷、失业潮等因素使得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新药上市的成功并非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选择保守战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资源浪费,以便更灵活地适应未来市场变化。
主动撤回
资料显示,帕萨利司片是一种高选择性、新一代磷脂酰肌醇3-激酶δ口服抑制剂。目前,Incyte正在进行parsaclisib和ruxolitinib联合治疗骨髓纤维化患者的注册临床试验。
2018年12月,信达生物与Incyte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条款,信达生物拥有parsaclisib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2023年1月,信达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正式受理帕萨利司片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成人患者。此次NDA受理及纳入优先审评是基于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帕萨利司普遍耐受良好、安全性可控。
彼时,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周辉博士曾表示:"帕萨利司在中国递交的上市申请成功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这对帕萨利司的临床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有望为信达生物在血液瘤领域丰富又一创新产品管线。我们将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希望推动该适应症早日获批,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而就在短短8个月后,9月28日,信达生物主动撤回了该药的上市申请。
“公司认为,考虑到该产品所申报适应症的患者群体较小、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撤回本项申请对公司的产品销售影响非常有限,且对公司的整体投入产出有更正面的作用。公司已建立起丰厚的商业化组合,截至目前,已取得十款产品获批并保持销售规模持续增长,而更加丰厚多元化的创新管线也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信达生物在公告中表示。
市场前景
此次被信达生物撤回的帕萨利司片,其适应症为滤泡性淋巴瘤,作为第二常见的NHL,在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22%—35%,在中国占NHL患者的8.1%—23.5%。虽然滤泡性淋巴瘤被归类为惰性淋巴瘤,且目前化学免疫疗法已取得良好疗效,但仍经常复发并伴有侵袭性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在1—2 年内死亡。
尽管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选择方面仍存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但事实是,作为淋巴瘤治疗领域的重要靶点,PI3Kδ抑制剂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
据了解,PI3K即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则分为 α、β、δ、γ 四种。其中,PI3Kα、PI3Kβ 在多种细胞中表达,而PI3Kδ、PI3Kγ只在免疫系统中表达。根据亚基选择性的不同,PI3Kα 抑制剂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乳腺癌等实体瘤,而PI3Kδ、γ抑制剂则主攻血液瘤。
目前国内针对PI3K靶点的已上市药物有三款,包括拜耳的可泮利塞、璎黎药业与恒瑞医药联合研发的林普利塞,以及Secura Bio与石药的度维利塞。另据不完全统计,除PI3Kα/δ靶点外,还有38款PI3K抑制剂在研,靶向PI3K不同于亚基,布局企业包括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等。
2022年3月石药集团的PI3Kγ/δ双重抑制剂度维利塞胶囊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经过两次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该药于2018年被石药集团引进,享有度维利塞在中国的独家权益。
2022年11月,上海璎黎药业研发的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片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获批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2021年2月,恒瑞医药与璎黎药业达成协议,璎黎药业授予恒瑞医药针对林普利塞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
今年9月,海和药物宣布,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选择性PI3Kα抑制剂CYH33的临床研究CYH33-G208已经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很显然,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对于已经参与PI3Kδ抑制剂市场竞争的企业,要想冲出红海,需要在当前的压力下找到创新的突破口。与医疗保健体系的合作可能成为突破口,以确保产品更广泛地进入市场。总体而言,成功冲出红海需要企业以更专业、灵活和创新的方式来面对当前行业的诸多挑战。”安光勇对本报记者说。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