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5%,创下了近40年来的新高。这是美联储自2021年以来的第九次加息,也是其在应对新冠疫情后复苏的经济中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也纷纷跟随美联储的步伐,加强货币政策的紧缩。欧洲央行等都在2023年上调了各自的基准利率,以应对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压力。
然而,在这一全球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国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从6月开始,中国央行连续降低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降低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这是中国央行自2015年以来的第一次降息周期,也是其在应对新冠疫情后恢复的经济中刺激增长和消费的重要手段。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加息,而中国却在降息呢?
一、中美经济面临不同的挑战
美国加息的主要原因是其经济已经从新冠疫情中完全复苏,甚至出现了过热的迹象。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长了6.7%,创下了近40年来的最高水平。
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也表现强劲,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3年8月,美国失业率降至4.8%,为疫情前水平。然而,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也带来了通胀的风险。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3年8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了5.3%,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能源、食品、汽车等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美联储认为,这种通胀是暂时性的,主要受到疫情后需求恢复和供应链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为了防止通胀预期升高和长期化,美联储仍然选择了加息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中国降息的主要原因是其经济虽然也从新冠疫情中恢复,但是增长速度放缓,面临一些内外部的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了7.9%,低于一季度的18.3%。
同时,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也保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8月,同比上涨了0.8%,远低于美国的水平。中国经济的增长放缓和物价稳定,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和新冠疫情的反复,给中国出口和外需带来了压力。二是国内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金融去杠杆。
给中国投资和内需带来了影响。三是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给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央行选择了降息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二、中美货币政策有不同的目标和工具
美国加息和中国降息,也反映了两国货币政策有不同的目标和工具。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就业、稳定物价和中等期限金融稳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联储主要使用联邦基金利率、公开市场操作、资产负债表等工具,来影响市场利率、货币供应和信贷条件。同时,也可以提高美元汇率,从而吸引外资流入,增强金融稳定。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央行主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再贷款等工具,来影响市场利率、货币供应和信贷条件。
中国央行通过降息,可以降低市场利率,从而刺激借贷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外汇储备。
三、中美经济有不同的体量和韧性
美国加息和中国降息,还反映了两国经济有不同的体量和韧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GDP占全球的24%,其货币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
这使得美国经济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冲击和风险。美国经济也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可以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调整和转型。
因此,美国加息并不会对其经济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可能会提高其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GDP占全球的16%,其货币人民币正在推进国际化。
这使得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中国经济也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可以在遇到挑战的应对能力。
结语
总之,中美经济的十字路口,是两国货币政策的分歧。这种分歧,源于两国经济面临不同的挑战、有不同的目标和工具、有不同的体量和韧性。
这种分歧,也影响了两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和全球经济的格局。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种分歧,既不要盲目地跟随或抵制,也不要简单地赞美或批评。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利益,制定适合自己的货币政策。同时与其他国家保持合作和沟通,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将和平与发展贯彻到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