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动向总是备受市场关注。9月28日晚间,中欧基金节前连发三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包括明星基金经理葛兰、周蔚文。
根据公告,葛兰卸任中欧研究精选和中欧阿尔法基金经理,前者由此前共同担任基金经理的卢纯青独立管理,后者将由基金经理彭炜接手。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葛兰管理的5只产品总规模合计为766.88亿元,卸任后其管理的3只产品规模仍达669.01亿元。
同日“减负”的还有明星基金经理周蔚文。他卸任的中欧洞见此前也是“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继任者为此前共同担任基金经理的代云锋。周蔚文的管理规模也将从529.41亿元缩至503.94亿元。
据记者了解,上述两名基金经理卸任后,仍将专注于其余在管产品的投资管理。那么,基金经理“减负”意味着什么?
“基金经理卸任部分产品是很常见的情况,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卸任部分产品后能减轻一些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投研上,也可以给年轻基金经理更多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说,有些基金经理会选择主动降低资产管理规模。
另一方面,公募行业也有“以老带新”的情况,即新任基金经理与资深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待新人成熟后再独自管理。“有些基金经理卸任合管产品,有可能是按照‘以老带新’培养的结果。”该公募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卸任的并非代表作,手上仍有规模不小的产品。
今年以来,已有多位百亿级别的基金经理迈出“减负”步伐,他们大多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头牌”选手。例如,冯明远、萧楠、蔡嵩松、谢治宇等人,相继在年内“放权”,将名下部分基金交由他人单独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过10位百亿基金经理公告“瘦身”。
以“网红”基金经理蔡嵩松为例。他在今年5月和7月先后卸任诺安创新驱动混合和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前者由基金经理邓心怡、左少逸接任,后者则交由基金经理刘慧影管理。数据显示,这两只产品当时的规模分别为12.57亿元,2.99亿元,相较于蔡嵩松在卸任前的330余亿元的总管理规模而言占比不大。
一位卸任部分产品的权益类基金经理此前也对记者称,管理的产品数量太多,产品同质化都在所难免。在市场震荡期,将会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明星基金“减负”反映出行业发展的积极信号,公募基金行业“去明星化”已渐成趋势。“现在已经不允许造星式的宣传了。这两年也可以看到,各家基金公司宣传上在不断弱化明星基金经理这一个人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投研平台、投研团队这样的整体品牌。”一位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说。
证监会此前在《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在全面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方面,提出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扩容,从外部引入优秀人才或是内部培养基金经理,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走向台前。据记者观察,这些“新面孔”的基金经理之路,不少正是与资深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开始,经过半年或是一年“锻炼”且表现不错的话再独立管理基金产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