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中国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成立,洋山深水港一期开港。自此,“洋山”成为创新和开放的代名词,创下多个“全国第一”——2013年,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洋山保税港区约占一半面积;2019年,临港新片区肩负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重担,洋山保税港区被整体纳入;2020年,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诞生,着力打造“新型贸易示范区、全球航运新枢纽、创新业态承载地”,对标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
开放基因融入血液,伴随着上海自贸区十年建设,曾经的滩涂地走出全球大港“国际范”。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下辖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洋山港”和全球第三大货邮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区位条件优越。2022年,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额2090亿元,同比增长61.4%,2020年挂牌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51%;实现区域经营总收入8494亿元,同比增长66%,2020年挂牌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65%;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212亿元,同比增长66%,2020年挂牌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67%,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0年5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
自贸区10年,洋山见证高水平开放不断升级
作为临港新片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重要的开发主体,临港集团是高水平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从保税港区到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见证着上海高水平开放不断升级。”临港集团物贸平台总经理助理阮海一扎根洋山已有十个年头,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大宗商品领域保税现货价格“洋山价格”推出,洋山保税船供平台启用,洋山国际中转集拼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和上海南港开港启用,也见证了区域产业业态不断升级转型……
在洋山发展史上,制度创新的内生动力源自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曾亲历“洋山价格”推出的阮海一对此深有感触。随着中银国际、江铜国际物流、摩科瑞、世天威、托克金通、金川迈科、捷开依等多家大宗商品知名贸易商和物流服务企业落户,洋山大宗商品产业初现集聚态势。而在当时,国际现货铜交易大部分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价格,作为全球第一大铜进口国的中国却处于无定价权的被动局面。“当地现货铜溢价随行就市,甚至进出口相差几天就会产生高额价差,当时有8家企业提出诉求,自贸区管委会和我们开发公司组成工作组,逐一梳理企业诉求,先是为其定制了适合存放铜的仓库,再向上级部门寻求政策赋能。”
2013年,“洋山价格”推出,首期产品“洋山铜溢价”同步发布,在溢价上体现中国现货定价话语权。从“洋山铜”开始,逐渐打通大宗商品保税现货定价权,大宗商品“洋山价格”逐步推向国际贸易舞台。
随着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一系列制度创新让“贸易自由”可感可见。阮海一说:“企业最直观的感受是货物进出更方便快捷,以往进入保税区要备案,进口要报关,进出数据还要进行比对,一旦出现误差就可能要重新申报。”
得益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六特”海关监管模式,首创“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货物,企业可直接提货发货,使得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降低企业50%报关成本。2022年,相关政策覆盖上海南港口岸,实现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和更高能级的运输自由。
两大国家战略赋能,洋山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年轻”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选择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处长林益松表示,将抓住浦东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实施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开放创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约有一半从毗邻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上海南港码头滚装出海。阮海一介绍,依托特保区制度优势,上海市临港产业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通过商务部年度考核,成为汽车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去年,基地总产值达到近2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百亿美元。基地已形成高端汽车产业“朋友圈”,宝马、奔驰、大众、保时捷、沃尔沃、克莱斯勒、福特等世界知名汽车集团都在此搭建零部件保税分拨中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汽临港工厂2家整车厂距此仅10余公里,为临港新片区打造国际整车及零部件集散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阮海一工作的洋山国贸中心大厦,作为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唯一一栋办公楼宇,前不久获得“2022年度浦东新区楼宇经济突出贡献奖”,位列第六,洋山国贸中心已连续7年稳居该奖项前20强。“大楼里曾经都是仓储、物流等保税区传统业态,如今集聚起航运物流、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大宗商品、保税维修及船供、跨境电商、生鲜冷链等2000余家中外企业注册落户,成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核心商务功能集聚区。”
临港集团物贸平台董事长冯国明表示,临港物贸作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发主体,在多个功能性平台建设上跑出“临港速度”,平台大力推动国际汽车物流供应链平台蓬勃发展,以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临港铂族贵金属新型国际贸易及创新中心、临港跨境通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新业态加快形成。
拓展“保税+”新业态,集聚新发展动能
眼下,卡洛哈海尚二手车保税维修的厂房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下个月将正式投产。这是全国首家“两头在外”的汽车保税维修试点项目,将对来自发达国家、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的豪华次新车进行整备、检测和维修,再100%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市场。“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保税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业务迎来新机遇。我们对比多个城市和保税区,洋山特保区汽车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加上通关便利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我们很有吸引力。”企业负责人郑晓辉表示,项目一期产能预计达到每年2万台。
“保税+”正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的创新业态之一。林益松介绍,特保区将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维修检测、保税研发设计、跨境电商等保税新业态,促进区域功能业态提升和升级转型。目前区内已集聚电子产品、豪华汽车、航空发动机、公务机、精密仪器等各个品类,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区域保税维修产业规模能级将显著提升。保税加工制造领域,将聚焦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吸引龙头企业在区内开展协同研发和加工制造,实现稳链、固链、强链。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保税新业态也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的重要内容,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根据《加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到2025年,特保区要实现区域经营总收入1万亿元以上、离岸贸易额500亿元以上、国际中转和集拼集装箱量550万标准箱以上,保税创新业态进出口值100亿元以上。
作者:周渊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