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随着9月步入尾声,美国政府是否会陷入“停摆”再度重回市场焦点。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报告对美国政府陷入“停摆”的担忧正在加剧。投资者也需要警惕美国政府“停摆”这只“黑天鹅”,在近期再度突袭国际金融市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表示由于联邦政府可能在本月底“关门”,SEC的监管活动将受到严重限制,可能无法履行一些基本职能。联邦政府“关门”意味着保持正常的市场监管是不可能的。
——援引自金融时报客户端
随着9月步入尾声,美国政府是否会陷入“停摆”再度重回市场焦点。本周一,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在一份报告中,用罕见的直白语言表达了对美国国会短期支出法案谈判进展的担忧。穆迪警告称,美国政府“关门”将对该国造成“信用负面”影响。“这将表明,在财政实力下降之际,政治两极分化加剧对财政政策制定造成了重大限制。”虽然穆迪没有直接言明未来会下调美国评级,但这份报告却凸显出,其对美国政府陷入“停摆”的担忧正在加剧。由此,投资者也需要警惕美国政府“停摆”这只“黑天鹅”,在近期再度突袭国际金融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穆迪是当前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中唯一一家仍给予美国AAA最高评级的信用评级机构。今年8月1日,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债务评级从AAA下调至AA+,展望从负面转为稳定。此次是惠誉自1994年首次发布美国信用评级以来第一次对该国的评级下调。惠誉对美国评级的下调反映了未来3年美国预期财政恶化、总体政府债务负担较高且将不断增长的情况。而早在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就已经宣布,由于债务上限危机等问题,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自1941年标普开始发布主权评级以来,美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打破了美国近百年维持最高评级的纪录。
据悉,9月30日是美国联邦政府2023财政年度最后一天。届时,若没有任何财政预算方案,美国政府将面临“停摆”。目前,美国国会正努力通过一项短期支出法案,以防止在新的美国财政年度于10月开始时政府“关门”。由于共和党右翼极力要求削减对乌克兰的大规模额外援助且态度非常强硬,两党几乎没有妥协的空间,达成预算协议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导致许多分析人士认为,10月1日,美国政府“关门”的概率基本是100%。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9月30日之后的某个时间点,美国联邦政府可能因拨款用尽而“关门”,这将对经济构成短期冲击。根据高盛经济团队的测算,“停摆”可能会持续2至3周。考虑到对私营部门的影响,美国政府全面“停摆”每持续一周,季度年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约0.2%。这些经济损失要到政府重新运转后的一个季度才能得到弥补。
瑞杰金融集团首席投资官拉里·亚当日前提示,美国政府“停摆”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次让我们担忧的是时机。过去的政府‘停摆’并没有成为主要的市场影响事件。然而,如果在增长阻力逐渐增加、罢工活动正在上升的时候发生政府‘停摆’,所有这些力量的集体影响可能比预期要更强大。”他表示,随着今年四季度的临近,美国经济的当前周期正在进入拐点。这是因为一些风险本身看起来很小,但都在融合,最终可能对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虽然强于预期的增长增强了美联储能够实现“软着陆”的预期,“但我们仍然认为温和的衰退是更有可能的结果”。
美国银行表示,迫在眉睫的政府“关门”可能会阻止美联储在11月加息,但这并不是大众想象的原因。美国银行称,政府“关门”不仅可能减缓经济发展,使加息成为错误之举,而且长期僵局将意味着美联储决策者只能有限地获取通胀数据。这是因为劳工部和商务部等没有资金的机构不会编制有关价格趋势的关键数据报告。美国银行美国经济学家巴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停摆’持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美联储自9月会议以来对经济活动和价格压力会知之甚少,在11月的会议上基本上会无数据可用、可参考。”
除了上述机构之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根斯勒9月也表示,由于联邦政府可能在本月底“关门”,SEC的监管活动将受到严重限制,可能无法履行一些基本职能。联邦政府“关门”意味着保持正常的市场监管是不可能的。
光大证券9月26日发布的研报提出,美国政府新财年预算阻力主要来自众议院共和党保守派。2024财年拨款法案按时通过的概率不高,预计美国国会将会大概率推出“持续决议”,避免政府“关门”。在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攀升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上,研报认为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影响相对可控:一是美国政府2024财年拨款法案迟迟未获通过的阻力主要来自众议院共和党保守派,而两党领袖已经形成共识,并非两党的全面对立;二是尽管新财年拨款法案无法按时通过,但美国国会仍可以使用“持续决议”,避免政府“停摆”;三是历史数据显示,政府“停摆”将拖累当季GDP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但政府“开门”后GDP增速将明显反弹,对经济影响相对有限;四是政府“停摆”事件冲击后,美股短期下行、美债收益率及黄金价格上行,但变动幅度相对可控。
来源丨金融时报客户端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