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新兴产业首场座谈会

市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新兴产业首场座谈会

7月以来,围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投放,给民营企业吃下了“长效定心丸”。

新发展要有新作为,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命题。但如何作为,个中颇具深意。

21日下午,市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新兴产业首场座谈会,主题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定在了宁波稍显薄弱的生物医药产业。

全市11家民营企业代表、行业代表与发改、经信、人社、科技、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排排坐、面对面,围绕行业发展、畅通政策梗阻,直面问题,抛出想法,直言心中的“爱”与“怕”,寻脉趋势中的“变与不变”。

行业“寒冬”与黄金“窗口”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在资本市场处于几十年不遇的周期性底部。

在该领域投资逾13亿元的宁波燕创集团总裁刘增坦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生物医药行业正位于周期性、波浪型上升的下降区间,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的融资环境恶化,大量优秀的生物技术和创新药企估值大幅下滑。

刘增认为,“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薄弱,但又致力于大力发展的城市,无疑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窗口期。宁波如能把握机遇,下大决心、集中大资源,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抄底’低估值优质生物医药资产、招引高端生物医药项目,就有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推动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

“寒冬”与“暖意”,就这样交织着。

事实上,宁波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系列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政策,如《宁波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宁波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明确提出宁波“到2025年,生物医药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宁波生物产业总产值358.5亿元,距离千亿目标,尚有不小差距。

三年跨越,道阻且长。

“双10困境”与宁波速度

“在我们行业,大家有一对耳熟能详的数据,10年与10亿美元。”来凯制药有限公司公共事物与传播副总监李艳秋说,生物医药作为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一款新药的研发至少需要花费10亿美元、10年投入。换句话说,投入大、周期长,新药“九死一生”。

来凯制药,就是一家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

这个稍显陌生的名字,落户宁波刚满3个月。

自2016年成立以来,企业以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短短7年就成长为业内“超新星”,其核心产品AKT抑制剂,有望成为AKT靶点在卵巢癌适应症领域的全球首个上市药物。

今年6月,来凯总部正式落户中意宁波生态园。6月29日,来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正是因为看到宁波党委、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心,所以我们把企业总部落户到了宁波。”李艳秋说。

同时,来凯也是幸运的。

行业寒冬下,融资艰难。2023年生物医药企业能够上市实属不易,尤其还是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来凯幸运地获得包括宁波和余姚国资、产业界和企业家的支持,我们能够成功上市,这也说明了来凯的创新产品管线获得了市场认可。”李艳秋感慨道。

但上市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就“不差钱”了。

与会的美诺华、美康生物、新芝生物等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创新药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不是一两次融资就能解决稳健发展的。

如果能得到“全周期”“早介入”的政策扶持,一方面提供了具有长期战略投资眼光的持续投入,如政府基金,银行创新贷款产品等,另一方面在临床试验早期,学习深圳等先行城市,加大临床试验早期研发阶段的政府支持,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压舱石”与“定心丸”。

真心实意与真刀真枪

还有很多更具体的问题。

比如宁波海尔施董事长余丁提出,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窗口期少,审批周期长。目前地方大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以2012版规范为主。但随着技术迭代,无法精准兼容进存量医疗服务项目;

比如宁波熙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许焕梁提出,海外生物样本进入宁波时效长,宁波能否学习上海的白名单制度,加快对A类特殊用品的通关流程,支持战略新兴初创企业发展;

以及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提及的,不拘一格引人才。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需要不同层次、拥有行业经验的各类人才。建议人才引进政策对本硕人才的政策支持更加精准,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为城市建言,为行业献策。一个个问题抛出,一个个部门“接招”。会议开了近4个小时,全程热火朝天,信息量极大。

市发改委主任何国强不时记录,偶尔提问,他将大伙的意见分为大问题、中问题和具体问题。“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畅通政策梗阻,鼓励药物创新研发,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同时做好上传下达,不断完善监管,财政、金融等方面相衔接的政策,以真金白银、真心实意与真刀真枪的政策、态度与行动,全力助推宁波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情感论,民营企业的心声,就是政府服务的方向;以时间论,行业寒冬“大气候”与转瞬即逝的机遇“小窗口”并存,只有政企同心,夙兴夜寐谋发展,才能共同开启新一轮行业发展的“艳阳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2799.html

      
上一篇 2023-09-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