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千亿R&D省份扫描:广东领先江苏500亿居首,安徽再进位福建首上榜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实习生吴佳楠 广州报道

如何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势能和竞争优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无疑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30782.9亿元,相比2021年增加了2826.6亿元、同比增长10.1%,R&D经费投入强度为2.54%,比上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全国共有12个省份的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其中,四个经济大省稳居第一梯队,广东为4411.9亿元、江苏为3835.4亿元、浙江为2416.8亿元、山东为2180.4亿元,体现出经济实力背后的创新能力。同时,北京、上海、安徽凭借自身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优势,R&D经费投入持续扩大,北京达2843.3亿元、上海达1981.6亿元、安徽达115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1082.1亿元。中西部地区上榜的省份则有4个,分别为湖北、四川、湖南、河南。

12个千亿R&D省份扫描:广东领先江苏500亿居首,安徽再进位福建首上榜

经济大省拼创新

经济实力是R&D经费投入的重要支撑。这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4个经济大省身上有着直观体现。

2022年,广东以12.91万亿元的GDP总量继续位居全国之首,其R&D经费投入也在全国名列前茅,达到4411.9亿元。不过,相比于GDP总量连续34年保持全国第一,广东R&D经费投入却是自2016年才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并成功蝉联7年。

这一“时间差”,折射着广东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广东在过去依托土地和人口红利迅速实现工业化,缔造了“世界工厂”的奇迹,但随着传统红利逐渐消逝,亟待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动力接续。从实践看,近年来广东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无不对科创投入提出越来越大的需求,而广东厚实的经济“家底”则为科创投入的增加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2017年实质性启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亦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列为重要目标。这不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动着广东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也从粤港澳三地协同、科创载体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有效助力。

例如,广东已构建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并囊括了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6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截至2022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6.9万家,同时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当前,广东全省研发人员达到130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3年华为公司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华为研发费用达826.04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增加35.41亿元。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占全年营收25%,10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逼近万亿,达9773亿元。这成为粤企“拼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广东基础科研的关键阵地。过去几年,深圳以其独有的模式和速度“疯狂建大学”,同时港澳高校“北上”珠三角城市办学亦不鲜见,例如正在广州南沙探索“新工科”范式的香港科技大学。目前,广东共有15所新大学正在创办中。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分析,这将强化广东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以研究基础科研为主的科技基础设施,能带动广东整体的基础研究水平。

广东并非孤例。同为经济大省和制造大省的江苏,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值得关注,并且突出表现在产业维度。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1.1%和49.6%;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05家,202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4.4万家,这一数字位居全国第二。

从山东和浙江来看,尽管多年来山东在GDP总量上超过浙江,但在R&D经费投入方面,浙江一直领先于山东,并且近年来两省的差距逐渐拉大,2021年两省差距为213亿元,但2022年扩大至236.4亿元。这跟浙江的主导产业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不无关系。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浙江,其钱塘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国性的创新中心,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也逐步发展为浙江创新发展的领头羊。2022年阿里巴巴财报显示,该企业当年研发投入就占全年净利润的87%。

不过,山东亦在发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成果从山东各大高校科研机构问世;另一方面,当地龙头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带动作用渐强,如在新材料领域,山东万华化学企业成亚洲第一家、全球第二家掌握尼龙12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的企业。

中西部竞逐激烈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表示,支持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和安徽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述地区均为R&D经费“大户”。

北京科教资源“家底”深厚,是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拥有34所“双一流”大学,位居全国榜首;整个华北地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一共有86所,而其中北京就占到了47所,占华北地区总量的55%。

科研实力与产业动力并举的北京,高成长企业主体逐步扩大。2021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2.76万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已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70家,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对此,汪云兴进一步分析,从全国来看,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区域,企业科研投入就越有积极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也就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整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从上海看,当地金融业的发达为其科创研发注入了充沛的新鲜血液。早在2020年,上海就明确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近年,上海金融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其中,外汇交易中心、上证所、中金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科技子公司落户上海;此外,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领域,万得信息、银联商务等企业先后入围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榜单。

更具代表性的是安徽。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员,安徽的R&D经费投入不容小觑。2022年,安徽全省R&D经费投入为1152.5亿元,这一排名对比2021年更进一位,并且成功“冲入”前十阵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自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迁至合肥之后,以此为重要创新策源地,安徽探索出一条提升科创能力的独特路径,一方面是倾尽资源支持中科大发展,另一方面则借由中科大不断汇聚科创资源、孵化创新成果,如“墨子号”实验卫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使合肥乃至安徽的科技优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安徽相继建设了一批国字号重大战略平台,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创新型省份、自创区、全创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区作为区域创新高地,将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在此可以汇聚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整体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或许是未来区域创新转型的发展方向。”汪云兴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R&D经费投入超千亿的省份名单中,福建首次在列。

福建省科技厅发布的数据显示,福建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7年的1.6%提高到2021年的1.98%,年均投入增长15.6%,2022年福建R&D经费投入达到1082.1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11.7%。进一步看,企业成为福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近五年来,福建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保持在88%左右的高位。以宁德时代为例,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福建本土企业,2022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投入达155.10亿元,同比增长101.66%,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4.72%。

剩余R&D经费投入超千亿的省份,还有湖北、四川、湖南、河南四个中西部省份。从排名看,相比2021年,2022年湖北赶超四川排位第七、湖南稳居第九、四川仍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省份。

这其中,湖南作为中部大省,“科创”标签越来越鲜明。2023年,长沙首次高调提出以“全球研发中心”撬动科创高地建设,力推动超级杂交稻、“天河”超级计算机等世界级科研成果涌现;河南近年连续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众多全国知名科技企业和研究院落地,包括华为、阿里云、科大讯飞、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湖北则大力推动以科创“新物种”企业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竞相发展,共培育2099家科创“新物种”企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1676.html

      
上一篇 2023-09-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