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刘世锦、杨伟民……经济学家畅谈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9月22日-2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迈向新征程的中国与世界:复苏与挑战”在上海召开。峰会期间,多位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分析与展望。

  宁吉喆: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既带来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有风有浪属于正常,长风破浪定会有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在致辞时说。

  宁吉喆指出,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他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前景可期:中国居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中国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潜力大,中国创新发展的动能在、潜力大,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在路上、潜力大,中国对外开放市场阔、潜力大。

  刘世锦:激发企业家精神助推新先导产业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提出三大改革方向建议:一是以进城农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为重点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二是以稳定房地产等既有支柱产业、激发企业家精神助推新先导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三是以扩大有效需求、转换资产负债模式、化解防控风险为重点的资产负债端改革。

  “企业家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创新精神,不仅是民营企业需要,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同样需要。”刘世锦说,各级政府官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也需要创新精神,这是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一个普遍而显著的特征。

  杨伟民: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同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增强发展动力,克服新的困难挑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回答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峰会上,他重点谈及四个方面的改革: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改革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法治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的两大制度改革;围绕完善经济治理深化改革。

  余永定: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避免“资产负债表衰退”

  中国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吗?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中国正在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

  余永定认为,通过积极采取行动,我国就可以避免“资产负债表衰退”。具体而言,一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要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问题,三要更好地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王一鸣:中国货币政策总体稳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美联储这一轮加息是过去14年最陡峭、最激进的一次加息,一年多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这种短期的加息当然会带来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有巨大的外溢效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节奏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简单跟随,是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通胀形势下做出的自主决策。

  王一鸣指出,相较于美联储或者说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的大幅度变化,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稳健的,在收紧和放松两个方向上都相对审慎。另外在人民币汇率上在继续推进市场化,汇率弹性也在进一步增强。

  张晓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破除隐性担保、兜底幻觉

  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破除隐性担保、兜底幻觉,完善金融在风险定价和风险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金融支持科创的制度保障。

  张晓晶说,风险和不确定性,是连接金融与科创的“桥梁”。对科技创新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跨越“死亡之谷”。对金融体系而言,风险定价及风险配置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他认为,发展金融并不必然导致产业空心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没有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支撑是无法实现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0840.html

      
上一篇 2023-09-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