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欧洲对华“去风险”说易行难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近日刊发题为《欧洲为何努力对华“去风险”》的文章,作者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学高级政策研究员阿加特·德马雷。全文摘编如下:

布鲁塞尔的流行词变来变去。2021年,“战略自治”这一概念曾在欧洲风靡一时。从理论上说,这是为了表明欧洲在全球事务中更加独立,尤其是为了保护欧洲免受美国关税和域外制裁的影响。

如今,“去风险”成了有魔力的词汇,吸引了欧洲决策者的注意力。

然而,欧洲在这方面的计划远远落后于美国。以下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几个原因。

第一,德国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超过3%,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德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规模也很大,汽车和化工行业与中国的联系尤其紧密。

第二,在对华“去风险”方面,欧盟的损失将比美国更大。尽管大家一直在谈论“去风险”,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尤其依赖中国的是,它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计划需要来自中国的一些商品,例如,欧盟超过五分之四的锂离子电池是从中国进口的。

第三,欧洲让企业参与其中的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制订最佳的“去风险”计划,但执行这些计划永远要靠私营企业。说服欧洲企业对华“去风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四,对许多关键商品而言,打造欧洲供应链是不现实的。美国企业控制着制造先进半导体的技术,这让美国有了将半导体供应链重新转移到美国本土的一张王牌。而打造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对欧洲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它在这个领域将继续依赖美国。如果“去风险”不仅关乎中国,还关乎欧洲在关键领域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半导体或许不是最佳着手点。即使在高科技行业之外,欧洲针对其他重要商品打造新供应链的努力看上去也遥不可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40173.html

      
上一篇 2023-09-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