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千禧年后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亮眼,宛如一颗新星,不断吸收光热,让其他国家不敢小觑。
仅仅用了十年,2010年,中国就追上了日本,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那之后中国经济像是踩了油门的车一样突飞猛进,而日本则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走路,发展迟缓,中日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甚至有赶超第一名美国的趋势。
2021年,中国GDP达到了17.73万亿美元,而日本只有4.94万亿美元,将近四倍的优势再一次让世界震惊。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也对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大为震撼:中国人每到一个商店,必然大包小包地出来,在很多店员的眼里,中国人简直就是“行走的钱包”。
以至于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一位日本经济学家都对此发出疑问:中国怎么能这么快超过日本,他们究竟哪来这么多的钱?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原因,不需要查证太多专业的数据,只要想一想中日两国人民的一些生活方式就能略知一二。
先来说一说中国人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么有钱”。
21世纪以前的中国给外界的形象一直都是穷苦的,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经济腾飞后“暴发户”的表现又一下子让很多国家觉得反差太大,导致无法理解。
其实中国的经济大增长不是像中彩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直默默努力发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万事都讲究积累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打扫好屋子再迎客”,满足好国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让人们有饱饭吃,有暖衣穿,有学校去。
等到时机成熟再图发展。于是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也开始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凭借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迅速在世界站稳脚跟,找到自身的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厚积薄发。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了。
遍地起高楼,装修偏好大衣柜和大床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地点不在农田而是走进整洁亮丽的办公楼,商场的面积一个比一个大,不仅仅售卖生活必需品,玩具、电子产品、饮料等改善生活质量的商品一应俱全,商超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人们的手里有余钱了,自然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开阔眼界的方式。
中国“富”起来之前,“出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能出国的都是些大户人家,或者是出于科研目的的公费出国。
如果你的邻居出过国,那他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被院子里的人包围起来,听他讲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方方正正的建筑物,连带着自己也像是沾了光。
等到自己终于有条件了,出国似乎就不是件困难事,办一个护照,找到一个旅行社,准备好足够的钱就可以随意挑选想去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终于不用靠听别人讲故事去了解外国了!
在国内生活时中国人都很会节省,能免则免,但是旅游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奖励,所以在外出游玩时多花点钱是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
中国人到了外国看什么都新鲜,无论是人的外貌、建筑、饮食都和国内大相径庭,看到什么新奇玩意儿都想尝试下,对于汇率和各地的物价水平也没有太清楚的认知,货币一换就入乡随俗了。
中国人外出旅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买些当地特产带回家,分给亲朋好友,而一般的中国家庭成员都比较多,关系都很好,通常会给每人都带一份,所以出门旅游的中国人在买特产时甚至会临时买一个新的行李箱来装。
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给自己留个纪念,再一个就是有一个自己“到此一游”的证明,回去和亲戚朋友说起来更有说服力。
买东西时也不大看价格,更在意这个东西的外观和质量,认为一分钱一分货,贵的东西都有贵的道理。
于是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中国人什么都买,跟不要钱似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很有钱,但其实中国人只是留给旅游的预算比较多而已。
回到日本经济学家的疑问,其实也不难理解他的困惑,虽然日本也当过世界第二,但是好像也没有中国人表现出的那么“富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中日两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很大差异,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简单分析。
中国人喜欢穿金戴银,这其中有传统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优厚,有很可观的金银矿藏储备,金银玉佩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标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过节送礼,金银首饰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黄金白银作为可以升价保值的投资品,也被中国人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存款,平日里可以美美地穿戴出去,必要时也可以换成现金来渡过难关。
所以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都是人人戴着或金或银或玉的镯子,脖子上也有金链子,金银戒指是标配的富贵形象。
而日本本身矿物资源不是很丰富,没有条件家家必备金银首饰。而且因为自然资源有限,自古以来日本人在穿戴方面都比较节俭,基本上只有一些传统大家族才会有祖传的首饰,但也以玉石为主。
日本人最传统的服饰就是和服了,但大多数人只有在过特殊的节日才会穿上,搭配的首饰一般也只有簪子。
而且日本大和民族有着很强的从众心理,服饰上会避免突出自己,所以会更喜欢黑白灰这种朴素颜色的衣服,而中国人则会觉得黑白灰的颜色常常穿在身上是不吉利的,更偏好颜色鲜艳,花纹样式丰富的衣物。
因此,从外表上看,日本人比较朴素,更注重舒适,而中国人对于这样的“显摆”不以为然,毕竟在国内大家都是那样穿戴的嘛。
在吃的方面,中国人十分讲究,讲究的是量够不够,菜色够不够丰富,营养搭配得合不合理。
在中国人的家庭日常里,一个三口之家每顿都是四菜一汤,过节在外吃饭聚餐点菜必须鸡鸭鱼肉都要有,宁愿点多有剩,寓意有余,图个吉利。中国人以前苦日子过多了,生活充裕之后在吃这方面一点都不会吝啬。
中国人从前也有“瘦弱”的形象,这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膳食不均衡导致的营养不良。日子好起来之后,肉蛋奶变得随手可得,那肯定得讲究起来,每顿饭要有足够的肉和蔬菜,还要有汤水养胃,饭后也要有水果帮助消化。
在外国中国人的习惯也没有改变,加上很多国家的餐食分量比较少,于是就会比当地人吃饭点得更多一些,外国人就会觉得中国人很能吃,对浪费食物毫不在意。
真实情况是外国很多地方是少食多餐的,中国人则严格遵守“一日三餐”的习惯,如果按国外一顿饭的量去吃的话,中国人很可能会吃不饱。
日本人吃饭则是喜欢用小碗小碟来装盛,饭很多,菜很少,只有几片肉或几片菜。再加上日本自然资源的原因,肉类不多,基本是一大碗米饭就一个鸡蛋或一碗汤,加上一小条煎鱼就是一顿了。
他们讲究吃饭“八分饱”,因为日本人有盘腿坐或跪坐的习惯,如果吃太饱的话会挤压到肠胃导致不舒服,所以他们会在快要吃饱的时候就放下筷子。
大家都知道寿司是日本的代表美食,常见的形式是一块米饭上面盖上一片鱼肉,再一口吃掉。其实这样的吃法,吃十个左右就能饱腹了,但其实很大部分都是米饭这类撑肚子的碳水化合物,肉菜代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没有多少。
对比下来日本人就会觉得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会很舍得花钱,也就产生了“有钱”的印象。
对于住房,中国有“安居乐业”这一说法,也就是有了安定的住所,才能愉快地工作生活。固定的住房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尽管房价很高,中国人也会为了一套房而奋斗一辈子,不然可能连结婚都困难。
因为中国的孩子长大结婚了,默认是要搬出去住的,不然会被别人觉得是在啃老,是不孝的行为。而且买的房子的平方数一定要大,两室一厅凑合,三室一厅最好,独栋别墅那就能当作夸耀的资本了。
对于中国男孩子来说,一处房子能打消女朋友父母的顾虑,让他们认为这是个有经济能力的人,能安心把女儿交给他;
对于中国女孩子来说,一套房子是很好的嫁妆,也是娘家能力的体现,能让婆家不敢轻视和欺负自己。
另一方面,房子也是很好的投资商品,因为房价不断增长,很多人购买房子并不是拿来居住的,而是为了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去赚钱的,或者拿去出租也是很可观的一笔副业收入。
中国时不时会有新闻报道某个地方有个小吃店或糖水铺,味道很好价格亲民,但老板十分大牌,每天限量供应或者开门时间很短,节假日基本不营业。
记者去采访,问这么佛系的态度开店能养活自己吗,穿着普通T恤短裤和人字拖的老板笑笑,说:“光靠这个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有三套房拿去出租了呀。我是闲不住才开的店啦”
如此“凡尔赛”的发言真是羡煞旁人,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在供一套房,还一个房子的贷款,而有的人就已经实现“房子自由”了。
而日本则和很多欧美国家一样,对房屋不是很执着,他们可以接受一辈子租房子,买房子是一件可以但不是很必要的事情,一间房子里住祖孙三代人,东西都杂七杂八地堆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
日本因为人口数量大,土地资源有限,房屋一般都不会造得很大,因为越大的面积等于越贵的价钱。
所以你能在很多日本影视作品里看到日本人居住在十到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没有厨房和浴室,每天睡醒起来后要把被褥收起来后才有地方放桌子吃饭。
所以在得知中国人基本上人均一套房时,日本人都惊讶无比,毕竟日本能买得起房子的人都非富即贵。
说到出行,小轿车成了每个中国家庭的又一新时代标配,无论城市大小,路上都是车水马龙。
每个刚成年的中国孩子都有被家里人催着去考驾照的经历吧,父母都会说:“你把驾照考了,以后买了车马上就能开了。”所以中国人的驾照率是很高的。
倒不是说每个有驾照的中国人都有一辆车,有的家庭会一辆车多个人开,但是10个家庭里有6个有车是很正常的现象。
汽车的牌子在中国会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辆保时捷,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投去艳羡的目光。如果是在小城市,某个家庭换了一辆玛莎拉蒂,第二天就会人尽皆知,人们会说“这家人一定是发达了”。
在日本,人们经常选择的出行方式是自行车或轻轨。日本在轨道交通这一领域建造发展的时间比较早,比起在马路上和别的车一起堵着,他们宁愿去挤轻轨。
日本人也很喜欢骑行,他们认为多在户外活动,多晒点太阳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闲暇时会三五成群地骑车到附近的山地野餐、徒步。
在外旅游的中国人不熟悉路况通常会选择出租车直达目的地,而且以一家人为单位出游,就算熟悉路线也会倾向于租一辆车,这样能更舒适,不必为了挤地铁而烦恼。
在日本人眼里,出租车都是下下选,不是迫不得已或者公司报销一般是不会主动选择的。
因此中国人富裕的表现又增加了,这几个方面加起来都构成了中国人“有钱”的外在形象。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差异。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速度也在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上表现了出来。
而日本则处于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经济衰退阶段,日本人比起消费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很低,尽管日本政府实施了很多政策想要刺激消费,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这样一来,低消费欲望的日本人和消费欲望强盛的中国人的对比就更明显了。
那么,中国人会一直这么“土豪”下去吗?
如果你问的是经济增长,那答案是肯定的。中国还在继续向上攀登,就算速度放缓了但整体还是在前进,而且更加脚踏实地了。
如果你问的是中国人的消费表现,答案可能会是否定的。
说白了,中国在消费这一方面已经过了那股“热乎劲”,在基本上把外国新奇事物都体验过后,很多东西也不是那么罕见了。比如现在国内的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连锁品牌已经很少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了。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在购物时会认真考虑这个东西家里或个人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有更好更便宜的同类型产品可以替代。
对于一些“网红”产品或餐厅越来越嗤之以鼻,这种“一次性”买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不划算的。
政府多次倡导的“清盘行动”也深入人心,当然啦,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交通系统也越来越健全,铁路和地铁长度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被国人戏称“基建狂魔”。人们发觉出门乘坐地铁会更便捷,既不会堵车价格也便宜,性价比更高。
同时政府也在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也提出了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政府鼓励国民购买和使用混合动力或电动车,给予相关的车企优惠政策和价格补贴,也给购买这些车辆的车主也提供了办理车牌号免排队的便利。
共享经济也随处可见,比如扫码就能骑的共享单车,手指动一动就能用的共享充电宝。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经在投入使用,又收获了大量国人的好评和外国人羡慕的眼神。
总而言之,中国人不看不顾就买买买的时代已经在逐渐过去,理性消费才是应该被推崇的消费观念。
稳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理智消费的态度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让中国更加强盛,更有大国风范。
《数据概览:2021年经济增长相关数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