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进入公众号,可点击右上【···】设为星标哦
近日,各家财险公司先后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新能源汽车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人保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兼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披露,人保财险今年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车282.4万辆,同比增长54.4%,保费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54.7%。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可以继续控制在100%以内。
作为头部企业之一,太保产险在新能源车险方面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65.1%,远高于其车险5.4%的增长水平。
在车险市场整体平淡的背景下,新能源车是否会成为拉动车险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险是否可以为中小险企带来新的竞争机会?还是会同车险一样成为“巨头的游戏”?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保险会给保险行业带来哪些深层次变化?
1
雨后春笋: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险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我国汽车销量增速下滑,从2017年开始进入个位数时代,甚至在2018-2021年连续三年出现出现负增长。
在汽车销量低迷的影响下,我国车险市场增速放缓,2018年以来增速回落至个位数。2020年,监管机构推动以“降价、增保、提质”为目标的车险综合改革,一年以内车均保费大幅降低21%,导致2021年车险同比负增长4.4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乘联会
与汽车总销量形成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仍保持较高增速,带动新能源汽车保费增长,上半年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市场占有率达到28.3%。巧合的是,根据人保业绩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上半年人保财险新能源新车保费在整体汽车险新车保费中占比也达到28.3%。
数据来源:中汽协,乘联会
2
近在眉睫的挑战
新能源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平滑了汽车保有量增速的下跌趋势。而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则需要面对更为复杂形势。
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带动总体保费上升。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较高的出险率和维修成本,导致其车均保费高于普通燃油车。根据中国人保披露的数据,2020年以来新能源车车均保费在4000元以上,2023年二季度更是上升至4472元/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保有量比例的升高,车均保费也将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公安部,银保监会会,人保业绩发布会
此外,新能源车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车险赔付率,由于新能源车加速快、车主群体年轻化等原因,车辆出险率较高,加之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不仅价值占比高,而且故障率高,导致新能源车赔付成本居高不下。
高赔付率必然传导至前端,导致高价格。在2021年之前,保险公司在定价时,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采用同样的定价模型,主要通过车辆价格、历史赔付、使用年限等进行定价,未能充分体现新能源车高赔付的影响。
2021年底,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车专属条款,明确将“三电”系统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制定专属附加条款,形成新能源汽车独立定价体系。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能源车保险费率急剧上升,特别是采用一体化铸压技术的特斯拉,由于其出险后赔付成本高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其保费更是大幅上涨。据统计,新能源车专属条款实施后,特斯拉的Model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保费上涨幅度高达79%,在社会上形成热议。
3
必争之地:被新能源汽车搅动的车险市场
面对新能源车快速上升的渗透率和高企的赔付成本,保险公司、车企纷纷制定对策,希望能够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下保住自身的经营成果。
头部险企力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复制燃油车保险经营优势。在传统车险市场,头部险企积累了巨量的车辆风险数据,而且依靠强大的理赔送修资源、广泛的网点布局,在车险产品开发、车险业务获取、车险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巨大的先发优势,2022年,财险市场CR5市场占有率为76%,车险CR5市场占有率81.2%,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在2023年人保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随着数据和经验的积累,和中小公司相比,人保财险经营新能源车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定价、渠道和理赔队伍上,人保财险也优势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中小险企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传统市场环境下,中小险企在车险经营方面既既没有充分的承保数据,也没有与汽车经销商议价的送修资源,往往面临产品定价能力不足、业务获取成本高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下,被保险巨头近乎垄断的车险市场似乎也出现了裂痕。在定价环节,由于新能源车技术与传统燃油车差别较大,且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风险水平不一,大型险企的的定价优势被弱化。
在销售环节,新能源车往往采取的是车企门店直销或者线上预定的销售模式,大型险企通过4S店获取新车业务的渠道优势被弱化,能否与车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获取新能源车险业务的关键。
新能源车厂商控股保险公司的“比亚迪模式”也为中小险企突围带来了新思路。以往汽车厂商囿于车险经营的高门槛,往往通过成立保险经纪和代理公司的形式介入保险销售环节,鲜少直接下场经营车险。而新能源车险不同于传统车险的定价模式和销售模式,吸引汽车厂商将价值链了扩展至保险经营环节,在新能源厂商和中小险企都急于抢占新能源保险市场的情境下,通过股权合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似乎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
2023年,比亚迪收购易安财险,并更名为比亚迪财险,可以看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只有特斯拉在2017年于美国推出了专属保险产品、以应对保险公司开出的高额保费账单。
图:汽车厂商布局保险产业链情况&安信证券
预计在比亚迪的示范下,未来将会有更多车企通过入股的方式间介入车险经营,而背靠优质股东资源的中小险企有望像铁路、电力控股的保险公司一样,轻松获取新能源车险业务资源,甚至会取得业务增长和盈利的双优。
4
自动驾驶:车险的“明斯基时刻”
相比较于新能源车险快速增长给行业带来的扰动,保险行业真正的威胁恰在水面之下。而自动驾驶技术,就是那个可能深刻影响甚至颠覆整个行业生态的关键变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化新能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三纵是指三种驱动技术,三横则是指包括“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内的“三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则是网联与智能化技术的核心。
按照国际通用的自动驾驶分类,自动驾驶技术从初级到高级包括L1-L5五类,目前我国处于L2-L3阶段,而在L4阶段则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将导致车险风险池逐渐缩小。自动驾驶通过车载雷达、摄像头等替代人类的感知,实现路线规划、障碍规避,并且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提升车辆操控水平,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成熟,车辆出险概率将大大降低,车险风险池也将逐步缩小。
完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出行风险的类型将发生变化。当前车险的风险来源主要是人的驾驶行为,以及自然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等。而完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面对的主要风险演变为车辆感知的准确性、自动驾驶系统对风险判断的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度,以及驾驶系统通过与气候平台、高精度地图、交通管理平台进行对接,进而实现风险减量管理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说,未来新能源车险将演变为以产品质量责任为核心的责任险,对保险公司的定价、承保、理赔也提出了更高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汽车厂商对自动驾驶系统、车辆感知系统的了解更加准确,对于不同车型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风险应对能力掌握更加全面,汽车厂商可以开发出更契合自身产品的保险产品。
在极端情形下,如果未来电控系统由少数几个汽车厂商垄断,保险的投保人与最终承担责任的主体会出现混同,通过保险实现风险分散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实现的未来,保险公司可能需要面对一个没有车险的保险市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