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起聊聊效率

消费的两端,一边天堂,一边地狱。那么,中国的消费,到底算是升级了?还是降级了?如果消费出现了K型分化,那我是会往上分化,还是往下分化?

请允许我在10月28日这天,和你做更细致、深入的分享,也期待你,来到现场。让我们一起更早看到未来。

观点 / 刘润 主笔 /万青 责编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015篇原创文章

来,一起聊聊效率

我常说: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更先进的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但是,在商业交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同时,也会看到一种情况:很多人把信息不对称,当成了赚取利润的利刃。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短期获利的思维。很难长期走下去。

为什么呢?这要先从效率开始说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效率。

来,一起聊聊效率

外部效率

2023年,有个词被很多企业追捧:降本增效。

效,就是效率。

什么是效率?

当我们讲“效率”时,其实就是在追求局部最优解。

最优解,就是最短路径。

用相同的资源获得更高的产出,或者用更少的资源实现相同的产出,这就是效率的本质。

但是,效率,又分为两种。

外部效率和内部效率。

外部效率,就是你和整个世界分工协作的效率。

内部效率,就是公司组织内部团队的协作效率。

先来看外部效率。我举个例子,比如扣针制造业。

1767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辞职,回家乡写作《国富论》。

9年后,《国富论》出版。随后,亚当·斯密声名大噪。这本书备受推崇并且被普遍流传。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有这么一段非常生动的描述:

“一个没有接受过相应训练的工人,那么就算他一整天都竭力工作,也有可能连1枚扣针都制造不出来,更不用说20枚了。 但是,分工之后呢? 比如,把扣针制造工序,拆解为18道,抽铁丝、拉直、切截、削尖铁丝的一端、打磨铁丝的另一端、装针头、把针头涂白、包装等等。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 这样下来,只要工人们勤勉地工作,一天也能生产出12磅针。 按照每一磅重的针有4000枚来计算,这个工厂每天总共可以生产48000枚针,即每人每天可以制造出4800枚针。”

通过这样的分工,每个工人可以变得非常熟练和高效在他们所负责的任务上。

这样,每个工人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指出,这种分工合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区别进行比较。

有多种方式可以定义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区别,比如使用工具,使用语言或是能够讲故事等。

但如果让我来界定这个区别,我觉得核心的差异可能在于:人类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协作。

大规模协作是基于一系列因素,如语言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一种基本的区别,而且它为大规模协作提供了基础。

然后我们看到,人类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能够与不认识的人进行协作。

这种大规模协作有助于提高效率,因为它允许分工和专业化。

分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促进了专业化,这样每个人可以专注于他们擅长和熟悉的任务,从而提高整个社群的生产效率。

这种大规模协作背后的逻辑是:当我们合作时,集体的输出大于个体输出的总和。

这样,人类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超越其他生物种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持续追求更高的效率,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方向。

通过合作和专业化,我们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产出,从而推动社会向更高的效率方向发展。

但是,效率必然带来一个结果,就是让原来用100个人的事情,今天80个人就能解决。

甚至100个人的事情,今天30个人就能解决。

比如蒸汽机被发明后,大量的纺织工人失业了。

比如集装箱被发明出来后,大量的码头工人因此就失业了。

比如有轨电车,汽车被发明出来后,黄包车夫,轿夫,就失业了。

那么,如果纺织工人跑到工厂里打砸机器,工业革命被喊停,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码头工人打砸集装箱,阻止吊车把一个个大的集装箱吊上船,就一定更高效吗?

如果黄包车夫,轿夫拦在有轨电车前面,不让它开,交通情况就能变好吗?

当效率提升时,会经历短期的阵痛,100个人的事情可能40个人就干完了。

但是,同时也把另外60个人的产能释放出来了。

他们可以做更多你难以想象的事情,做更多原来曾经根本不存在的服务,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比原来更加丰富多彩,变得比原来更加美好。

比如,挖煤粉。

想象一个场景,一台巨大货轮,船舱里放着5万吨煤粉,如果放一台挖掘机进去,然后一斗一斗把煤粉挖出来,放到一个提升装置上,弄出去后接着挖。

5万吨的煤粉,如果倒下来,挖掘机的人会全部窒息,而且煤粉非常伤肺。

但是,如果用远程挖掘机,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就能把煤粉挖出来。

所以,社会效率的提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商业世界进步的唯一方向。

当效率提升时,社会总财富增加,更多新的岗位需求被释放,新的机会涌现,每个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大家通过彼此协作,分工,创造出过去一个人,无法创造的价值。

这叫做外部效率。

来,一起聊聊效率

内部效率

那,什么是内部效率呢?

我举个例子。

你手上现在有600万虚拟金币,准备打造一辆虚拟汽车。

怎么分配这笔资金呢?这就像游戏设定一样。

金币有限,速度和质量,你只能选一样。

好。500万,全部用来分配给速度配件。100万,用来分配给质量配件。

或者更极端一点,就要快,快,快,速度第一。

哪怕“人在天上飞,魂在后头追”。

好。那我们就拿599万全部砸给速度。1万砸给质量。

这样虽然增强了速度能力,但也削弱了防御能力。

汽车不小心撞了,翻车了,连个安全气囊都没有。

现在,让我们记住“600万”这个数字。

在现实中,也是这样。

一些企业,原本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快速占领市场,获得融资后,开始扩大品类线,多元化经营。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本的压力,开始更加关注市值和利润的追求,从而放松了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的重视。

将近乎全部的资金和资源都投入到了市场扩张和推广中,希望尽快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投资。

在市场推广与用户增长上花599万疯狂投放广告,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迅速扩大用户基数,甚至不惜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吸引用户。

然而,在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方面只花1万。

由于大量的资金被用于市场扩张,削减了用于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的资金,这导致产品的质量开始下滑,而客户服务也大大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用户基数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增加,但产品的质量和口碑却在急剧下滑。

用户开始发现,他们使用的产品出现了各种问题,而企业却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有些企业为了迅速获得利润,甚至开始采用一些侵犯用户隐私的措施。

由于过分追求速度和扩张,忽视了质量和口碑,企业最终走向了衰败。

用户开始大量流失,而企业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你看,为了增长,牺牲稳健,牺牲耐心,牺牲产品质量,可能短时间内,确实赚了更多的利润。

但是长期来看,却失去了未来。

我再举个例子。

比如很多公司强调人效。

最好1个人能干3个人的活,创造5个人的价值,然后只发1个人的工资。

HR招人,恨不得你什么都会。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本来1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业务,为什么要招5个人呢?

1个人,人效最高。

但是,这也很危险。

比如,这个人负责关键项目,在重要岗位上。

但是,人总有生病,情绪不好,家里有事儿等情况。

要是他请假了呢?公司没有人替代他的岗位职责。

他会的,别人都不会。他懂的,别人都不懂。他掌握着组织中最关键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中,很多都非常的敏感,除了他和老板。没有其他人知道。

更糟糕的是,这个人一旦离职,手上的项目进度也会被迫按下停止键。

公司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人,业务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储备一些冗余人才。

招人的时候,招比自己需要的人数更多的人。

如果需要3个人,那就招4个;需要100个人,就招120个。

多招一些人,在很多追求人效的人看来,就是不讲效率。

但,组织追求极致的效率,有时候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有些企业,希望员工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工作上。让大家拼尽120%的努力。

但是,如果每分每秒都被组织压榨了,员工会处于一种极度疲惫的精神状态。

那么,他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想,怎么做得更好,有没有别的做法,等等。

这对企业的创新,反倒是不利的。

在商业世界里,创新是需要冗余和容错度的,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错误,并且能够消化这些错误。

一个没有冗余的组织或者个体,其实是经不起任何意外挑战的。

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只够维持现状,为了不被任何组织替代,只能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一步。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去创新,因为创新总是伴随着试错。

相反,当一个组织拥有冗余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浪费,但反而拥有了试错的自由,也就更有利于创新。

比如谷歌公司曾经有个著名的规定是给员工20% 的自由时间,相当于每周有一天,你在公司可以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其实就是一种冗余。

员工在这些时间里,不受任何束缚,反而更容易激发创造力,研发出更多有创意的产品。

很多时候,过度竞争和冗余是对立的。

比如,当一家公司过度竞争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冗余的。

因为过度竞争,可能会把你逼入一个局部最优的陷阱。

当你处在一个极端竞争的环境里,你可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不断加码,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这几乎必然意味着你需要甩掉所有包袱,抛弃所有冗余。

或许你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的陷阱。

你没有冗余去探索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当环境出现变化,你当前的优势不具备竞争力的时候...

你的竞争力就会不复存在,失去应对变化的能力。

然后,被时代的浪潮狠狠拍下,从此一蹶不振。

来,一起聊聊效率

打破信息不对称

了解了外部效率和内部效率,我们再来看商业。

我常说,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更先进的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我也听见有些人,会很疑惑。

比如,一个管理者,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效率可能是最高的,把项目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眼睁睁的看着他搞砸,太浪费时间,也太浪费心力。不值得。还是放着我来吧。管理者一出手,分分钟就搞定了。结果团队永远无法成长。团队不成长,公司能赚到的钱,天花板就是锁死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团队,就是因为彼此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

一个人再厉害,也需要无数人的托举,才能做更伟大的事业。

比如,很多人把赚信息不对称的钱,当成是赚取利润的利刃。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是我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

张三在云南的同学李四家做客,品尝了他家自产的茶叶,大为惊喜,说:“你们家的茶叶味道真不错啊,从哪里购买的?我也想弄点回去。”

李四回答:“这不是外面能买到的,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带一些回去,我们是好友,不必说金钱的事情。”

张三说:“这不行,这样太不好意思了,我还想以后多拿一些呢。你给个价格吧,这样我以后再要也不会不好意思。”

李四说:“那就200块一斤吧。” 张三回应:“好……给我10斤。”

张三回到北京。

有一天,王五来他家品茶,也被这茶叶所吸引,说:“这茶叶的品质真是上乘,从哪里买的?我也想去买。”

此刻,关键来了。

这时,张三心里想:我有你所不知道的信息。我清楚这茶叶的来源、从谁那里以及多少钱买来的,但你不知道。这样我就可以随我的意愿来定价了。

张三对王五说:“你想知道吗?我就不告诉你。想喝这茶叶,只能通过我来购买,20000元一斤。”

从此,张三开始了“商业活动”。

这次商业活动的交易结构,是张三从李四那里以200元的价格“购得”茶叶,然后以20000元的价格“卖给”王五。

张三作为“中间人”,赚取了19800元的差价。这19800元的差价,张三几乎没有付出什么实际劳动;

这19800元,仅仅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我掌握一些你未知的信息”,为张三带来的盈利。

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掌握有效信息更多的一方,常常具有相对优势,并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获利。

一旦获利成为既得利益者,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几乎都不会放弃这份利益。

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差价。这份利益合法而且诱人。

但是,这份差价,客观上降低了买家的购买意愿,减缓了商品的流通,抑制了生产者创造的热情,最终减少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

同时,因为信息不对称,大家在“低信任行业”里,双方都费时费力,用很低的效率,很高的成本在做交易。

所以,我们才会说,精明的商人会把信息不对称当作好朋友,想办法通过保持或者放大信息不对称,去赚钱。

而伟大的商人,则会把信息不对称当敌人,想办法通过消灭信息不对称来赚钱。

你自己知道一些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不舍得分享自己的秘密,一个人赚钱,这大概率只能赚一些小钱。

你自己知道一些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愿意分享出来,发愿带动一群人赚钱,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或者你愿意主动降低一个行业的成本,提升行业效率,让更多人用更低成本,享受到科技的乐趣,才能赚到更丰厚、更持久的利润。

我举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西南地区拥有丰富手工艺品传统的小镇的居民。

这个小镇有许多手艺人,但他们往往面临市场准入和销售渠道有限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做一个选择:

方案1: 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

你可以自己或和几个人合作,购买这些西南苗疆手工艺品,然后通过良好的包装和营销,在外地或者线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样,你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

方案2: 促进行业协作和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选择走一条更有社会价值和更可持续的道路。

你可以创建一个合作社或社群,将当地的手艺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手工艺品的研发和创新,以及寻找更广泛和更有利的销售渠道。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

同时,你可以与本地政府合作,申请相关的支持和资金,用于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推广。

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来推广这个社群和其产品,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关注。

此外,你还可以组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手艺人的技能和知识,让他们能够创作出更高质量和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可以赚到更丰厚和更持久的利润,而且还可以为社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使更多的人受益。

这两种方案分别代表了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

选择第二种方案,你可以实现更广泛和更深远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技术和社会进步的红利,同时也能够获得更稳定和更丰厚的收益。

不是赚不了更多的钱,而是只赚有限的利润,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便捷的服务,让信息流动起来,而不是自己藏着。

只有打破信息不对称,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最后的话

小结一下。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更先进的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商业的发展,就是信息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对称的过程。

利用“构建”信息不对称赚钱,是一种重要的、短期获利办法;

利用“打破”信息不对称赚钱,才是一种更重要的、长期获利办法。

在未来,随着大数据、5G、万物互联、区块链等技术的推进,连接效率将会大幅提升,信息将越来越透明。

信息越透明、连接效率越高,想靠信息不对称赚钱就越难。

反而那些顺应大势,懂得利用这些新技术,去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人,会得到市场奖励,赚到钱。

机灵的商人把“信息不对称”当作朋友,伟大的商人把“信息不对称”当作对手。

这两个效率之间,你打算靠哪个效率来挣钱?

来,一起聊聊效率

来,一起聊聊效率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6039.html

      
上一篇 2023-09-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