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近日,多只可转债在持续上涨后遭遇重挫,不少回撤幅度超四成,这也拖累了重仓持有的债券型基金,不少基金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上半年的涨幅尽数抹去。
随着可转债前期积累的风险日益显露,有的基金经理已经“见好就收”,将布局的目光投向低溢价率低估值转债产品;也有机构认为,从技术面指标来看,转债的估值已被压缩充分,底部信号已现,建议对后市走势抱有一份乐观态度。
可转债接连遇挫
近日,可转债市场遭遇震荡,个券频现闪崩行情。
9月19日,百洋转债在盘中拉升至14%的涨幅后随即跳水,以跌停价收盘,盘中振幅超过30%;次日低开低走,再度跌停。从二级市场的行情来看,百洋转债此前价格持续在140元左右徘徊,8月末开启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10多个交易日涨幅超过四成,但经过连续两日的调整几乎抹去了此前的全部涨幅。
百洋转债的走势也是近期同类产品过山车行情的缩影,多只前期走牛的个券频繁遭遇跌停,经过闪崩后回到原点。如兴瑞转债在9月11日盘中触及276元后已经跌逾43.57%,芙蓉转债回撤幅度也近44%。
纽达投资创始人邬雄辉表示,可转债具备股和债的双重特点,本质上是一份债券加上一份股票的看涨期权,而超额收益的核心来自于正股的股价上涨,在权益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发行转债的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带动了可转债行情的下行。
华北一家公募基金投研人士也表示,这或许与近期个别可转债的强制赎回有关,此外,当前可转债市场的整体估值已处于偏高水平,短期出现调整属于预期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重挫后,百洋转债目前的转股溢价率仍达51.09%,且在A股市场上共539只可转债中,转股溢价率超过100%的有57只。有业内人士表示,权益市场的弱势表现不断提升转债估值,转债市场处于高溢价状态已持续较长的时间,整体风险相对较高,但因相对表现不弱于权益市场,又有着债券本身的安全垫,受到大部分投资者青睐,也让投资者有着投资转债风险较低的误区。
这些基金“很受伤”
上半年,债券型基金行情走势亮眼,超九成的债券型基金产品累计回报收正。其中投向可转债的市值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2898.71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长9.86%。仓位上,所有基金转债持仓比由一季度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至1.07%,继续创历史新高。
以百洋转债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前十大股东中,公募基金占据六席。其中,安信基金、鹏华基金以及国寿安保基金等旗下均有产品参与布局;上述兴瑞转债的上市前的配售信息显示,截至8月10日,信澳新能源产业、海富通改革驱动、大成新锐产业三只基金分别获配3.86万张、4.26万张和3.79万张,合计占发行量的比例为2.58%。
但近期,行情急转直下,尤其是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回撤幅度快赶上高弹性的权益类产品。从8月初至今,纳入统计的63只可转债基金平均跌幅达3.6%,不少基金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上半年的涨幅尽数抹去。
例如,8月初至今跌幅达7.67%的融通可转债A,截至上半年末的第一大重仓债券是润建转债,近日,该债券被润建股份提前赎回,二级市场同期价格也跌逾5%;而这只基金第二大重仓债券龙净转债8月以来更是跌超16%,拖累了基金的净值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债基冠军工银可转债以18.69%的收益率领跑,但8月份以来也下跌约5%,基金经理黄诗原在二季报中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债券收益率和各项利差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考虑到债券已对经济走弱有所定价,其性价比有所降低。“转债市场上,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波动加大,在大类资产中,预计转债好于纯债,但弱于股票,结构上,重点关注低溢价率低估值转债和中等溢价率中等估值转债,加大自下而上择券。”
后市如何走?
当下时间点,该如何看待可转债的行情?天风证券建议对后市转债估值走势抱有一份相对乐观态度。
一方面,除银行转债外,其他行业转债估值压缩迹象不明显。银行转债估值逻辑、配置诉求、基本面分析方法均与其他行业转债明显存在差异,且存量占比较大,这造成了从宽基估值口径来分析本轮估值变化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
另一方面,从技术面指标的角度来看,转债估值或已经存在了一些底部信号:本周转债百元溢价率已经跌破-2标准差区间,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往往是每轮转债估值调整的尾声信号。尤其是在2022年年末以来,几乎每次信号都发生在估值下探底部位置。
关于可转债的投资机遇,上述华北公募人士表示,就规避转债风险而言,可以有多重方式。比如,在策略选择上,可以选择中低价优质转债布局,因为溢价率较低,潜在风险也比较低。如果是选择溢价率较高的转债,其主要驱动力源于正股,需要加强对正股的研究。同时,可转债投资中,交易因素非常重要,需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天风证券也表示,配置方面,本轮偏股转债估值压缩的相对充分,尤其是平价百元以上的品种已经处于历史低点,或可以循着行业贝塔的线索关注低估机会。板块方面,建议关注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走强;“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以及8月社零回暖带来消费板块修复机会;电子、医药等板块的低估机会等。
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林丽峰
校对:王锦程
数据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