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光伏电池片技术路线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隆基绿能又出手了。
9月19日,隆基绿能公告宣布将HPBC电池技术用于一项金额接近40亿元的电池片项目,该项目规划产能达到12GW。而就在几天前,电池片主流路线TOPCON的代表晶科能源直呼“TOPCON是未来3-5年的技术主流”。
两大龙头为各自阵营叫阵,再度加剧光伏电池片技术路线之争。在业内看来,随着包括隆基绿能、爱旭股份BC电池片产能上马,产业化难点有望逐渐被攻克,BC电池片有望加速推广,但其在短期内成为市场主流并不现实。
40亿元投向BC路线
根据隆基绿能披露,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的议案》。实际上,这一项目早在今年4月8日便敲定,但当时并未确定最终投资金额以及技术路线。
按照当时规划,这一项目投资金额为35亿元,而根据此次公告披露,项目总投资提升至39.15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这笔近40亿元的投资项目将采用隆基绿能研发的HPBC pro电池技术。这一举动出现在隆基绿能公开“站队”BC电池技术路线后,显得颇为微妙。
隆基绿能方面表示,项目实施有利于实现先进高效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量产。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效电池产能规模,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该项目也是继西安、泰州后新增的又一BC项目。根据计划,该项目将于2024年11月开始逐步投产,2025年11月达产。
日前,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直指,和传统PERC电池相比,TOPCON技术效率提升幅度太小,行业技术方面高度同质化,“容易出现未赚钱就过剩的现象,且现在已经有这种苗头”。
钟宝申还罕见地高调定论称,未来5-6年,BC类电池将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且逐步取代TOPCON技术。此番言论也将光伏电池技术的话题引上风口浪尖。
隆基、爱旭坚定看好
BC电池全称为背接触电池,是一种平台型结构,能与多种路线结合,且其使用的两种栅线均在背面,因此使用BC类电池的组件正面无栅线遮挡,更加美观。
BC作为平台型技术,可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形成HPBC、HBC、TBC等多种技术路线。比如,与TOPCON技术的叠加被称为TBC电池,而与HJT技术的叠加则被称为HBC电池,这些电池统称为BC类电池。
此前市场对于BC电池技术路线的最大担忧一方面为良率,另一方面为成本。据公开信息显示,隆基绿能HPBC已投入量产,年底产能达到30GW,到2023年年底预计月产出达到2.2GW,并预计2024年HPBC产品出货可达30GW。根据其此前透露,目前产线良率达到95%。
国内坚定走BC电池技术路线的厂商并不多,除了隆基绿能之外,爱旭股份也规划了BC电池产能。该公司在珠海首期6.5GW ABC电池项目已实现投产。
按照规划,至2023年末,该公司预计将完成珠海首期10GW年产能电池及配套组件项目的建设,并力争实现义乌15GW年产能电池及配套组件项目的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能25GW的ABC电池及组件的制造能力。
目前爱旭股份AB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6.5%,并采取无银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之对应的ABC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4%。
两大阵营分歧明显
一边是以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为主的BC电池“拥趸”,另一边则是坚定走当前主流TOPCON技术路线的电池片厂商,其中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阿特斯等巨头为代表。
尤其是晶科能源近期公开表示,坚定看好TOPCON是未来3-5年的技术主流。晶科能源CTO金浩近日直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TOPCON在成本上都有着绝对领先的优势,另一热门技术HJT的生产设备、投资成本等仍过高,“因为很多核心设备中的元件依赖进口”。
对于BC技术路线,金浩认为,BC电池是平台产品,提效路线主要是基于HJT的HBC,或是基于TOPCON的TBC。但BC技术的工艺步骤非常复杂,且在银浆降耗、硅片薄片化等方面,降本非常困难。
“晶科能源拥有一条量产的BC电池中试线。我们判断,未来两三年内,BC电池成本仍比TOPCON高出0.1元/W以上。”金浩表示。
根据规划, 晶科能源2023年底电池片产能将达75GW。N 型TOPCON 电池产能占比超70%,也就是50GW左右。2022年晶科能源N型组件出货10.7GW,成为全球首家N型出货超10GW的厂商。
而另外几家巨头也对BC技术路线态度谨慎。天合光能指出TOPCON是综合考虑下最具性价比的技术路线,阿特斯相关人士则指出:“并未听说公司有布局BC电池,可能有研究,但目前并未进行推广。”
短期内空难成主流
TOPCON与BC电池路线谁更占优,市场众说纷纭,但从除上述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方看来,BC电池短期内要取代TOPCON成为市场主流可能性并不大。
就整体市场规模方面,经国金证券测算,2023年国内xBC电池落地产能预计达到44GW,出货量约20GW。
而据高工产研光伏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TOPCON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2022年底国内TOPCON电池产能约为100GW,预计到2023年底上升至400GW,未来规划产能则在800GW以上。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钧达股份、阿特斯在TOPCON领域布局最为积极,其中晶科能源2022年底TOPCON产能就达到35GW,2023年底产能规划55GW;钧达股份、天合光能、阿特斯计划在2023年大举扩产,到年底规划产能均在40GW以上;即便隆基绿能2023年TOPCON规划产能也在30GW以上。
“BC电池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细分市场需求,随着相关技术问题的突破和规模的增加,也会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申港证券认为,BC电池具有两点显著优势,其一是转换效率高,电池的前表面完全无栅线遮挡,增大了电池对入射光的吸收利用率。其二是较为美观,将栅线全部做到背面,实现正面无栅线,相对于其他电池造型格外美观,可以与建筑良好匹配。
但产业化技术难点在于,背面交叉排列的p区和n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多次掩膜和光刻技术。为了防止漏电,p区和n区之间的gap区域也需非常精准。金属电极全在背面,且需对相应的p区和n区,也对工艺难度和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金公司一份研报也认为,BC在分布式场景有望发挥其高效率、高美观优势获得一定市场份额,而投资成本、运行良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能否被销售溢价覆盖,将决定产品实际的放量节奏。而随着BC电池产业化难点逐渐被攻克,有望加速推广。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