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26%;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935万户,同比增长13.3%;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不断加强,成为促进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期,多家银行制定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并规定具体目标。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最近出台的政策皆涉及金融支持民企融资。随着政府的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多地加快支持民企融资,为民营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激发市场活力
盘活民营经济
“放水养鱼”才能激发市场活力,逐步形成“水多鱼多”的良性生态。今年以来,政府谋划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施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密集出台为民企纾困的政策,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盘活民营经济,资金“活水”必不可少。但民营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难点在哪里?“一是资金成本高,由于缺乏抵押物和信用担保,民营企业有时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二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往往难以准确评估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有一个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需要增信发展。因此,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和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将成为未来政策的发力点。
9月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在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方面,充分发挥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的投贷联动机制的作用,向有关银行推送了首批715个民间投资的项目。”
银行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银行正在加大和工商联合作,并上线相关评价体系、推动特定领域民营企业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优化银行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推动中小银行有能力、有意愿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同时,无论大中小银行,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融资、再融资也在不断盘活民营企业。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共有1254家民营企业IPO,融资合计1.2万亿元,分别占同期IPO家数和融资规模的81%和60%;民营企业再融资募集资金近2万亿元,并购重组交易金额3.2万亿元,分别占全市场的37.6%和40.7%。
政策逐步推出
金融惠及民营企业
近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陆续推出,金融普惠力度不断增强,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拆除障碍。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从明确工作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4方面提出17项工作措施,其中提到“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投融资渠道。”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其中涉及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8月30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要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
从企业反馈来看,改善融资环境成效显著。9月1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获得融资支持方面,454家实际填报的500强企业中,有336家企业认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改善,较上年增加42家,占填报企业比例为74.01%,占500强比例为67.20%。
小微企业既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也是市场的“神经末梢”。据了解,普惠金融也正在惠及小微企业。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发布会上表示,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26%。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935万户,同比增长13.3%;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表示,就股权、债券、贷款三种融资渠道而言,对于部分小规模民营企业来说,IPO和发行债券仍有一定难度,银行方面的融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银行业保险业也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5.5万亿元,同比多增9016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未来,银行业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扶持方面应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例如在抵押担保等授信政策方面更加灵活,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便利的条件。”郑志刚表示。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地用好政策“工具箱”
以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地正在行动。
例如,近日出台的《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十二个方面38条具体内容,其中提到“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质效”,包括提升信贷精准服务水平、完善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发债三条举措。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强化融资支持保障”,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
近期,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纷纷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方案。截至7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8000亿元;截至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在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65%。
“金融支持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继续从信贷支持、直接融资、增信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实行“精准滴灌”,把政策用在刀刃上?“一是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二是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等;三是政府引导银行信贷,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四是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业务,如小微企业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王鹏表示,在监管层面,政府还需要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定制化、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
原标题: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怎样用好政策“工具箱”
■中国城市报记者 方紫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