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尹晓宇 巨云鹏 窦瀚洋 李俊杰

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

9月5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商务主管部门在北京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将重点在推进市场规则制度共通、商业基础设施共联、商贸流通体系共享、农产品产销协作共赢、供应链区域合作共促、市场消费环境共建等6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周强表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可以共享发展红利,更能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辟道路、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工作一直在进行,2014年12月,三省一市签署《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旨在建立紧密合作工作机制;2019年1月,又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联合搭建进博会交易服务平台,推进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而此次签署的《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则期望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新的探索。

本期“我们长三角”关注长三角地区在区域市场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以及在新的《合作协议》下各省市发展的重点。

畅通商贸流通领域 激发消费潜能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尹晓宇:江苏近年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努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领域发展合作。在顶层设计方面,谋划商务领域推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参与编制《2022年长三角商务发展报告》等。在合力健全流通体系,激发消费动能,举办了“苏新消费”四季购物节,共同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骨架,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依托,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网络健全、主体多元、开放创新、绿色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咱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23年1-7月,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好于全国1.8个百分点,可以说,为稳定全国消费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众所周知,江苏有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阳山水蜜桃等,记者在平时采访的时候也了解到,由于饮食习惯和物流的便利,长三角区域客群占有相当的比例。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今年以来,江苏相继部署推进50项促进消费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稳步向好,图为苏新消费夏季主题消费启动现场。资料图片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巨云鹏:上海是中国消费“第一城”。2022年,在受到国内外复杂严峻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了1.64万亿元,显著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今年1-7月,上海已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5%,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之所以有这样的消费“成绩单”,既和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有关,也离不开商贸流通的畅通。比如在快递物流行业,比较知名的“三通一达一兔”,他们的总部全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这个区有9家快递总部企业落户,200余家快递经营许可企业集聚,2022年,全区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市的85%,占全国的14.8%。快递物流行业,连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畅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渠道,之所以选择这里,其联通长三角的独特区位条件是企业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记者窦瀚洋:建立长三角农产品产销联盟、成立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深入推进开发区协同发展、长三角中欧班列资源协同不断加强……近年来,浙江省商务厅携手沪苏皖商务部门,各扬所长、协同发力,聚焦协同大开放和市场一体化两大领域,强化区域联动,深化跨区合作,推动长三角商务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3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管委会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签订了《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两地交通港航部门在中石油上港、浙江海港国贸两家供油企业试点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体化供油船舶名录库,两地相关经营备案手续、供油市场监管实施互认。浙江还积极建设共联互通商业设施,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来,浙江每年商贸流通领域的投资都逾千亿元以上。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浙江通过多渠道引资,15个示范县商业基础设施密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建设了一批共享式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了县域流通小循环对接区域大循环的能力。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安徽六安农产品在上海进行推介。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记者李俊杰: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部署要求,安徽与沪苏浙商务部门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建区域“大市场”,共促区域“大流通”,共赢区域“大开放”。聚焦基础设施,强化互联互通,以“融圈进群”为方向,推动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联动发展,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优质供应基地,推动安徽30%以上优质粮油初级产品、32%以上农产品加工品销往沪苏浙地区,共建放心消费商圈、商场、街区、“长三角实体异地异店退货联盟”等。

打造大平台 推动创新升级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巨云鹏:长三角历来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重大战略的落地之处,许多改革创新举措都在这里发端。比如即将满10岁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2021年5月,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成立,成立以来沪苏浙皖四地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了各类功能性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推进了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以及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联合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联动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显现。

再比如进博会,作为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的举办绝不仅仅为上海服务,而是通过进口和消费,为整个国家搭建与外国人文、经济、技术等各方面交流的平台。最直接受益的,就是长三角,尤其是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大战略下,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安徽合肥等,将与进博会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进博会展区。资料图片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尹晓宇: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这个平台,去年,江苏组织举办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论坛,记者当时在会上看到,三省一市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数字自贸区”等专题进行了交流研讨,还发布了第二批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出口纺织品碳中和标识服务模式”“油气产能预售交易模式创新”“开展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检疫改革试点”等12个案例入选。此外,江苏还推动长三角开发区共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成为省际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指导江苏省电子口岸公司完成长三角“单一窗口”客服工单系统对接,实现长三角地区客服工单一体化。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记者窦瀚洋:浙江一直积极推动与其他自贸试验区的合作,尤其是在油气领域成效明显,比如舟山片区推动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其中,期现联动构筑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跨港区供油拓展长三角海事服务一体化新模式还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案例。此外,浙江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改革成果,鼓励、支持全省商贸流通和供应链企业,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向供应链企业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跨区域经营能力,杭州牵头开发的全国首创政企合作平台“红盾云桥”政企数据协查系统得到推广应用。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记者李俊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形成16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合肥片区“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芜湖片区“长江支线运输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等入选第二批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对标学习浙江自贸试验区,形成安徽集成电路产业开放创新试点若干举措25条。同时,安徽积极共建合作园区,10家国家级经开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合作共建。颐海智慧工厂、中钢粉体等11个项目入驻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上海安亭汽车零部件安庆产业园、池州经开区上海科创中心项目正加快推进。

各有侧重 深化务实合作 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尹晓宇:在商贸流通领域,江苏将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培育壮大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体系融合发展。在完善流通基础规划布局方面,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创促建,提升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品质消费能级。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区建设,激励有基础的区县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改革探路。发挥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带动作用,引导都市圈内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商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引导企业聚焦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开拓创新,推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在长三角地区互认互通。完善重点零售企业联系制度,提升重点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引导企业在区域内梯次布局实体门店。联动区域内兄弟省市举办老字号嘉年华、博览会等活动,继续擦亮“中华老字号”和“江苏老字号”金字招牌。作为外贸大省,江苏将围绕“两个市场顺滑切换、内贸外贸融合发展”,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联动长三角兄弟省市探索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互通衔接,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巨云鹏:上海将把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作为强化上海“四大功能”的重要支撑,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一是共同打造大平台。高水平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开展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二是共同推进大开放。推动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走出去”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共同建设大市场。建设长三角联动促消费平台,打造长三角消费新地标。长三角区域市场,加速走向一体化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内,企业正在生产。资料图片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记者窦瀚洋:浙江将以更大力度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机制,深化制定创新合作,常态化开展浙沪跨港区供油,深化长三角大宗商品期现一体化交易市场建设。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长三角开发区合作,深化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跨省合作园区建设,强化省内开发区与沪苏皖开发区合作。以更大力度打造高能级展会平台。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记者李俊杰:安徽将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力争再形成一批制度创新全国首创成果;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提升长三角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提质升级产业合作园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2222.html

      
上一篇 2023-09-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