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史 1:风险投资和硅谷同时起步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很多人都知道,未来的世界是属于科技创新的,我们对于美国纳斯达克那样的指数,也非常的羡慕,更羡慕他能孕育出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等等超级公司,但其实真正投出这些公司的,并非是纳斯达克上的美国散户,而是美国的风险投资,中国科技和美国科技的差距,其实就是我们的风险投资,和美国的差距。那么今天我们就找来一本书,就叫做风险投资史,看看美国的风险投资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们又是如何投出的那么多伟大企业。作者是美国的著名金融史学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他之前还有两本非常有名的书,一本叫做富可敌国,专门讲对冲基金发展史的,另一本是格林斯潘传,也都是美国的畅销书。未来我们也会给大家讲到。这本书的翻译者是田轩老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可谓是强强联合,我们也是希望借这本书,让大家思考一下金融如何为科技创新服务,也感受一下美国的创投文化。
华尔街日报曾经把风险投资,称之为人类最后的希望,在很多人眼中,风投似乎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甚至可以翻云覆雨,是创造财富的武器,风险投资人,架起了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让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种子,最终成为现实。
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的根基现在还相对薄弱,对照美国的风险投资历史来看,我们跳过了初探和调整的艰辛历程,美国当年是从46年开始做风投的,主要是集中在,半导体,计算机,生物技术,这些真正的领域上。而我们的风投是99年才真正开始的,而且是基于美国的成型模式,完成了技术和实战的积累。但是我们由于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很多东西,确实没有太强的文化祭奠。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足够多的耐心,对失败缺乏包容。这其实对于创新是十分不利的。这点确实让老齐感同身受,国内跟美国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很难接受失败,不是在以玩的心态创业,总是在壮士断腕,背水一战。导致风投也都急功近利,追逐热点。所以很多长期布局的事情,最后没人干。像现在的一些大生意,都是国外的风投投出来的,而国内的风险投资。反而不愿意过早介入。
作者也说,为什么硅谷始终能独占鳌头,并不是他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多么大的优势,一直以来,麻省理工在硬核科技的排名当中,都要领先于斯坦福,那为啥斯坦福周边的硅谷,成了科技圣地?作者说,硅谷的优势,就来自于一种风险友好型且极富实践性的特殊融资方式,这就是风险投资。很多人其实也都发现,当硅谷的创业公司失败了之后,他的创始人,并不会要死要活,而是会把他视为一种宝贵的学习经验。这个文化,跟其他地区有着本质不同。
作者解释,其实美国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豁达的,早年间也非常官僚,比如仙童半导体当时就是由8个人创办的,而这8个创始人,当时被称之为八叛将,他们从肖克利的公司离职,创立仙童,这里面后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起码说明,当时对于员工离职创业并不友好,视为了一种背叛。
而仙童之所以能够成立,多亏了一个叫做阿瑟洛克的人,帮这8叛将筹集了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看到了市场空白和巨大的需求,1961年,这个洛克也专门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专门为这些想创业的人提供资金。并通过提供商业建议,给与支持。这一下,那些大企业里的工程师们,就彻底都活了。他们可以去想,自己凭借着手上的技术,能干点什么事情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成为风险投资人,72年的时候,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两家公司开始运作。硅谷迎来了第一波风投热潮。这些风险投资人,愿意出资金支持创业者的各种想法,当然他们也要求,分的未来的巨大收益。
大家可以简单的梳理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工程师,以前你有一个好的想法,第一时间就会去找你的老板,如果老板支持还好,如果老板不支持,你就会非常沮丧,现在你多了一个选择,就是找风险投资支持你,把想法落地。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这就相当于多了一个选择。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工程师来说,他们也并不会承担多大的风险。毕竟钱不是自己的。至于项目靠不靠谱,自然有风险投资人替他们把关,甚至还能给他很多建议,以及帮他协调很多资源。反而让这些初创的想法落地的概率大大增加了。而且大家的利益比较一致,把事情做成了大家一起赢得好处,如果事情做不成,你攥着这个想法,也是毫无作用。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他们可以分散风险,有1个项目成功, 就可以挽回10个失败项目的损失。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有了概率做保障,反而风险大大降低了,还可以获得更多地资源优势,另外,认知优势也会大大提升。有的投资人,一年要看上百个类似的项目,所以你这玩意做的成做不成,他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有些投资人,还会给创始人一些温馨提示,这个事你就别做了,之前已经有很多失败案例了,反而能降低失败的可能性。另外,作者还透露,当年施密特被说服加入谷歌的时候,并不是他自己承担了多大的风险,而是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向他保证,如果谷歌干不下去,它还可以去另外一家杜尔投资的公司,继续当CEO,所以并不是美国人天生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而是有人给他兜底。或者说有良好的机制,来给他们兜底。让创业者可以无所顾忌的放手一搏。
作者认为,硅谷之所以创业环境如此充满活力,全都要归功于风险投资,他觉得这种模式不仅仅适用于硅谷,也适用于其他各个地方。比如说中国。现在红杉,IDG,经纬和高盛等西方金融公司,已经将风险投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并投出了一大堆成功的公司。中国的投资者也很快掌握了这门业务。中国的风投们,正在效仿硅谷模式。而且运转的很好。
风险投资的逻辑很简单,通常要把资金投向如登月一样的,九死一生的项目,但是投资的低成功率,必须与未来的巨额回报相平衡,如果公司兴旺发达,那么风险投资人希望获得至少比他投资高出10倍的回报,除非成功值得拥有,否则不值得为此冒险。所以这也反过来,告诉我们的创业者,什么样的项目,才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就是你必须得告诉他,未来某一个时间点,能有10倍的回报空间。而不能告诉他,每年只赚10-20%的回报。所以传统业务,是不可能获得风投支持的。因为他不具备指数级增长的可能。
指数法则也是风险投资中一项最为普遍的规则,生活当中更普遍的是正太分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平均值附近,比如人类的身高,大部分都集中在1米5-2米这个区间之中,低于1米5和超过2米的概率就非常小了。
除了正态分布还有另一个分布方式就是指数分布,比如全球2%的人,可能掌握着80%的财富。所以财富的获得,就具备指数分布特征。风险投资其实也遵循2-8定律,在总投资当中,只有5%的投资,获得了全部回报的60%。所以他的回报,绝对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几笔最好的投资所带来的。所以风险投资,最核心的反而是主动承担风险。如果没有高风险,你反而取得不了高回报,那么反而项目组合的风险就会更大。
有一个叫做科斯拉的风险投资人,在凯鹏华盈工作了20年,他在这里学会了,不去担心是否会血本无归,毕竟,最大损失就是本金。相比之下,他更关心的是,这个事做成了,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倍的回报。他投出去的很多公司,其实都失败了,甚至有的真是亏到了血本无归的程度。但也有一批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技术的进步,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在市场当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比如他投出的瞻博网络,这是一个网络路由器公司, 他投资了500万美元,最后为凯鹏华盈赚到了70亿美元。赚了1400倍。还有一家西亚拉系统,投入数百万美元,最后收回15亿美元。科斯拉深谙指数法则之道,赢家往往会一直赢下去。明天我们继续讲,硅谷风险投资的具体运转方式,以及从头讲起,他当年是如何帮助八叛徒建立仙童的。
本内容节选自《风险投资史》本书正在知识星球播出
本书内容,只免费播出一集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