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性的转变
从经济政策的大方向说,中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就是投资拉动转向了扩大内需,一直到2035年。用一个粗暴的比喻表达,这也可以说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了新自由主义.
过去一直强调投资拉动经济,允许财政出现较大的赤字。
对中国来说,这是以一种非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的,结果,财富增长的效率过低,且无法传导到民企与民生,引起了需求不足的矛盾,供应端强,需求端弱,这是中国式的生产过剩。
刺激消费,盯的是富人的口袋。
日常消费刺激不起来,刺激起来也没太大用,本来也少不到哪去,也多不到哪去。
所以,政策又回到了房地产,放开一线城市的限制,刺激大消费。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在北、上、广、深买得起房子?唯有高净值;高净值买房的理由又是什么?当然是房地产要有上涨空间;这显然有疑问,因为房价太高了,除非货币大幅贬值。
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专家都对“认房不认贷”一脸懵圈:这行吗?
就算逼出了高净值群体躺平在银行中的巨量个人存款,也只能解一时之困,解不了生产过剩的困局。正常的逻辑是: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因为中国经济所遭遇的困境其实很简单: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太低了。
收入高与低是一个相对概念。
相对埃塞俄比亚,我们不低,相对于一个稳定的经济体,财富与收入的经济学平衡关系而言,我们的确低了,在一个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积累与收入的平衡关系中,这也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不管它是什么让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坚决反对“被发达“。
美国众议院一本正经地通过了中国属于发达国家的提案,415个议员一致通过!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这里面有一个矛盾。
如果按照人均GDP计算,美国人说我们是发达国家,也没说错。
我们去年自己宣布人均GDP突破了12000美元,进入发达国家的标准了。上海财大的的刘元春年为此还初做了一个预测,预测在2025年,最迟在2027年将突破中收陷阱,那就是真正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了,因为,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为14000美元,我们已经非常接近,2022年已经达到了12700美元。
为什么说很矛盾?
因为经济总量强大,不等于人口大国的人民的生活已经很富足,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让老百姓也有“发达”的获得感。
淄博烧烤火了起来,这种低消费能享受一下好算是欢欣鼓舞,但是,整个经济还是处于弱复苏阶段。GDP增速为5.5%,还是很不错,这说明经济的表现是供应强,需求弱,对应的自然是国企强,民企弱,积累强,老百姓收入弱。关键就是这个老百姓收入弱。
从老百姓的收入看,我们的确是“被发达”了。
这是一种不平衡,一种背离。老百姓富不富,看人均GDP意义不大,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样一看,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便是在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万人民币,约合5300美元,那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是多少?为18982美元,是我们的三倍多。
美国3.33亿人口,创造出了24.5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我们14亿人口,创造出了18万亿美元的总量,这样一比,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上,我们都有距离。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足以完全说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还要看两极分化的程度,拿掉高收入群体,剩下的中低收入群体的中位数还剩多少?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远高于欧洲发达国家,这是不是很奇怪?欧洲发达国家基尼系数其实也很高,多在0.50左右,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系数,过了0.4要加以控制,但是,欧洲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高于我们,在财政支出中,医疗、教育、养老等用于民生的占比,高达到80%左右,从而起到了平抑两极分化作用,基尼系数降了下来,反而低于我们,在0.3左右,这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现在财政开支用于民生的占比是多少?
数据表明为53%,郎咸平说实际只有20%,两会提出的目标是在“今后”要实现70%的占比,这是个好政策。
政策有过一个表述,即老百姓收入的年均增长要达到12%,各位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是不是拖了后腿?
最优方案是什么?
既然中国经济的问题出在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又直接表现为不具有消费型经济的条件,那么,化解中国经济目前的产能过剩的困局,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
这样说,逻辑上没毛病,实际上不可能。
因为是一个恶循环,民企支持了86%的就业,自己也困难重重,所有的企业都裁员降薪,很多企业年底就过不去,加上缺少订单,想拼也拼不了。
在这样的困局下,最温和的方式就是财政要担当,努力降低体制成本,落实两会精神,将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民生,提升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全民共享的第二次分配,降低了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消费不用刺激也起来了,消费起来了,需求增加了,产能消化了,企业修复的负债表与利润表,就业也就得到了保障,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财政的税基加大了,钱又回到了财政口袋里。
清华的李稻葵提出发消费券,认为最终也会回到财政的口袋,那是一个数量的逻辑,不是底层逻辑。
中国经济要想快步走出弱复苏周期,还是扎扎实实修正居民真实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吧。
有人会问,财政的钱从哪来?
财政哪一年也没差钱,年年钱不够用,并不是税收在减少,税收年年都在增加,今年又是两位数的增加;所以,应该问的不是财政的钱从哪来,应该问的是为什么没有实现两会提出的小目标:70%用于民生。
这才是中国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3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