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慕尼黑车展上的亮相,似乎让欧洲汽车行业有了更强烈的危机感,政府方面也动起来了。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出席2023慕尼黑车展时宣布,该国将开展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约合8631.8亿元人民币)的激励计划,为德国车企“打气”。另有消息称,法国能源转型部长Agnes Pannier-Runacher表示,法国计划给予低价电动汽车更大的补贴。
在车展现场的演讲中,朔尔茨提到了德国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光辉历史,并大力赞扬了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德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几乎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能拥有如此高的汽车制造技术、如此密集的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他说。
车展上,朔尔茨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他表示,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重要战略领域的投资建设。他之后还发表推文称,德国汽车行业和联邦政府正携手推动移动出行革命,德国制造推动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德国有9万多台公共充电桩、70万台私人充电桩投入运营。不过,朔尔茨指出,这远远不够,德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得电动汽车保有量从120万辆增至1500万辆,公共充电桩达到100万台。为此,德国将在未来几周出台欧洲首个服务区充电桩建设法规,要求全国80%的服务区运营商为电动汽车提供功率至少为150kW的快充桩。
与此同时,法国也有意给予电动汽车更多补贴。目前,法国消费者购买售价低于4.7万欧元且重量低于2.4吨的电动汽车,可获得最高5000欧元的补贴。据称今年一季度,有40%的补贴给了中国生产的汽车。未来法国可能会提高补贴额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正在酝酿调整补贴规则,将电动汽车上路前的碳足迹纳入考量,给电动汽车打“环境分数”,超过60分及格线的才有资格享受补贴。新政预计2024年开始实施。考虑到中国的汽车业主要依赖煤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指出:“这个对中国车企有影响,最后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欧洲汽车行业焦虑
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汽车行业正“焦虑不安”。特斯拉的风生水起已令欧洲车企大失颜面,而新的压力,来源于正在到来的中国汽车厂商。
“德国之声”报道称,在朔尔茨演讲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大秀肌肉”,该车展举行之际恰逢乌云笼罩着欧洲汽车行业,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而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猛拍大门”,以更低的价格在欧洲市场上推销自己的电动汽车。
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费尔认为,中国车企借助慕尼黑车展对欧洲市场发起攻势。对于本届车展,杜登赫费尔使用了“转折点”一词,称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来说,欧洲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但对于德国厂商来说,“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直言,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领先,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并与之合作。事实上,就在今年7月底,大众与小鹏的合作敲定,寻求优势互补。
除了来自中美企业的外部竞争,通胀、能源问题等也困扰着欧洲汽车行业。近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警告称,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德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急剧下降。穆勒表示,高涨的能源价格已威胁到德国中型供应商,导致更多投资不再流入德国,而是转向其他欧盟国家或美国。
另外,欧洲的电动汽车增速正在放缓。以法国为例,2022年法国电动汽车注册量为34.7万辆,同比增长10%,明显低于前几年的水平。德国也一样。原因之一是能源价格飙升损害了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再加上,政府补贴也较此前有所减少。例如,德国从2023年开始取消了插混车的补贴,并将纯电动车补贴从最高6000欧元下调至4000欧元。法国也一样,2020年电动汽车最高补贴7000欧元,2021年年中降至6000欧元,2023年开始进一步降至5000欧元。为了以电动化提振工业,法国一方面以碳排放为由计划收紧补贴范围,另一方面有意给予欧洲产电动汽车更高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与政府协会方面担忧中国产电动汽车冲击欧洲市场不同,欧洲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似乎更看重的是加深与中国的关系。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的出口会影响宝马的业务时,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回答说:“不,我们一点也不害怕。”齐普策还表示,迈向电动出行是德国和中国扩大关系的一种方式。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则表示,在汽车行业经历如此巨大的变革之际,“新参与者加入竞争之列并不罕见”、“除了关注客户,别无他法”。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称,大众希望跻身中国销量前三,并希望依然保持中国市场上最畅销国际品牌的地位。据了解,进入2023年,比亚迪(250.500, -1.49, -0.59%)超过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如果仅看外资品牌,大众依然排名第一。“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健身中心。我们必须更努力、更快地工作,以跟上市场的动态。我们的目标是保持强大。”奥博穆强调,未来的增长引擎将是中国和北美,而成本方面,大众集团的目标是,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将电池成本降低50%。
除了整车企业外,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等零部件供应商更是渴望扩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博世集团首席执行官邓纳尔称:“中国车企将通过用户体验和客户导向使车辆逐步适应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采埃孚首席执行官克莱因表示:“当我们与中国客户交谈时,他们有非常具体的在欧洲建厂的计划,我们正就此进行探讨。”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 Nikolai Setzer表示,中国企业将走向全球并在欧洲建厂,而大陆集团是可以为之提供支持的合作伙伴。
穆勒也在车展同期举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从2023年到2027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将在电动化领域投资2500亿欧元。她还表示,德国和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