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河川径流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量只有全国1/14。让北方发展不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的梦想,在跨越半个世纪后成为现实。
50年论证,12年建设,南水北调有多难?未来,又如何让南水北调更高质量发展?9月12日,京畿大地,智者云集,“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主会场照片。
封面新闻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次论坛由水利部、国际水资源学会指导,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作为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专场会议之一,论坛以“水安全保障:使命与愿景”为主题,来自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国内外科研学术机构,高校,企业及涉水组织的近400位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型调水供水工程技术探索、国家水网建设等内容共话水资源合理利用经验举措,共享水资源领域先进发展理念和科技成果,共谋国家水网和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流:筑牢固强解渴北方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向我国北方地区调水,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构成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道席表示,在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期间举办“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有助于凝聚各方共识、汇聚智慧力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坚实水安全保障的强大合力。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作为唯一一家中央管理的跨流域、超大型供水工程开发运营集团化企业,要牢牢把握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的历史机遇,立足“调水供水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水网建设领军企业、水安全保障骨干企业”战略定位,坚持“两手发力”,发挥优势作用,坚决扛起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的历史使命,为保障国家水安全作出国资央企应有贡献。
“组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是‘两手发力’推进水利改革、构建市场平台、加快水利发展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南水北调、国家水网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以来,胸怀‘国之大者’,坚定‘志建南水北调 构筑国家水网’初心使命,深入实施‘通脉、联网、强链’总体战略,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已建工程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产业体系,争当现代水产业链‘链长’。”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在引调水工程和水网项目、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智慧水网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凝聚发展共识,共同推进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支撑体系。
中国智慧:一步步筑起世界最大调水工程
京杭大运河、滹沱河、白洋淀、南四湖等众多河湖焕发生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运行以来,工程综合效益持续有效发挥。
南水北调集团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截至目前,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650亿立方米,已惠及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世界第一大输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大直径PCCP管道……南水北调,更是世界级难题的考场。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国际水资源协会和世界水理事会的联合创始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建云,亚洲水理事会副主席、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分别作了题为《南水北调:40年后再回顾》《关于中国用水需求问题的讨论》《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可持续维护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对国家水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的报告,为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分享经验、交流互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论坛现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发布了“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成果”,并向10篇优秀论文作者代表颁奖。此次学术交流成果介绍了新时代中国水网发展成就、推进水网建设的重大举措,描绘了绿色水产业发展的美丽愿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