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水果的“反击战”水果

9月,刚刚成熟的“翠香”猕猴桃从陕西省周至县运往全国各地。周至县被称为“中国猕猴桃之乡”,承担着全国四分之一的产量,但当多数国人购买猕猴桃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却是新西兰“佳沛”。

这种现象对于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张庚伦来说再熟悉不过。在他看来,中国是世界猕猴桃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今流行于国内市场的新西兰猕猴桃,正是20世纪从中国引种后培育的成果。由于商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起步落后于人,国产猕猴桃品牌尚未在终端市场叫响。

如何让本土水果在国人心中占据更多席位,是众多水果产业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还算不上水果强国。想要进一步壮大本土水果,要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标准化水平,保障品质的稳定性,同时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更多企业品牌。

本土水果反击

“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员出国交流时,对方用猕猴桃接待,还说是从中国引种的,我们自己竟然都不知道。自此,周至县在国家支持下踏上了猕猴桃研究种植之路,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张庚伦说,“要让国人知道,我们自己就有优质的猕猴桃。”

在科研人员努力下,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秦美”“徐香”等品种成为国产猕猴桃先锋。进入21世纪后,国产“翠香”“瑞玉”等品种相继出现在大众眼前。然而到2010年左右,无论是以红肉、黄肉为主的“中华系”,还是以绿肉为主的“美味系”,新西兰猕猴桃都在国内市场占据较高份额。随着本土猕猴桃品种在品控方面的极力追赶,大约从2015年开始,国内市场对新西兰“美味系”猕猴桃的需求大幅减弱。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波介绍,国内培育的水果品种占比正在提高。苹果、葡萄等大宗国产水果中,虽然七八成品种最初从国外引进,但国内自主选育品种近几年逐步增多,仅苹果就有“鲁丽”“瑞阳”“瑞雪”等。还有一些我国占绝对优势的水果品种,如龙眼、荔枝等,九成以上都是自主研发培育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力荣告诉新京报记者,20世纪80年代,进口桃子品种在国内占据近半壁江山,如今占比已降到一成多,“这是几代人坚持的结果”。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桃子品种的研究从未间断,使得后期每个阶段都能涌现出市场喜爱的品种。“80年代,有北京的京玉、南京的雨花露、上海的春雷。90年代,曙光油桃成为国内第一个大规模种植的油桃品种。21世纪,像中油4号、中油8号油桃,中蟠11号蟠桃,都很受欢迎。”王力荣说,很多品种来之不易,像蟠桃育种钻研了30年才得以成功。

虽然进口水果来势汹汹,但我国不乏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国产水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西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刘文革介绍,西瓜95%以上来自国产,主要源于国内开展研究较早,民国时期就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同时,西瓜是一年生作物,效益回报快,加之中国土地广袤,容易实现量产,相较日、韩等国更容易实现“西瓜自由”。

品种、品控、品牌之困

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总经理李永武2000年左右投身猕猴桃事业,适逢红肉、黄肉、绿肉等多品种出现,市场逐步走强。恰在此时,以新西兰佳沛为代表的进口猕猴桃进入我国,并在十年后占据一二线城市市场,给国产猕猴桃产业造成冲击。

“我们对比发现,进口猕猴桃品质高,大小均匀,但我们当时还做不到。”李永武总结。此后,国产猕猴桃研究从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2008年,以味甜、芳香、汁多为特点的“翠香”品种落地,但多年不被果农接受。

“科研育种注重的是能不能研究出好品种,但果农重视的是能不能有好收益。”李永武分析,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前,好品种未必能够卖出好价格。“翠香”后期之所以走红,得益于业内有公司注意到其品质和市场潜力,主动提高采购价,农户种植积极性也就调动了起来。批量走到市场后,“翠香”才有机会展现其品质,进而获得消费者喜爱。

本土猕猴桃崛起后,一些大订单也找上门来,对方普遍要求做到品控统一,且能长期稳定供应。“由于货单量大,只能分散到多家企业联合供应,但主体一多,品质就难管控,未必能够满足订单要求。”在张庚伦看来,国内猕猴桃产业长期处于标准不一的状态,一些老产区种植主体多以户为单位,各有各的方法,较难统一,而目前国内还未出现能独揽几万吨订单的大企业,与佳沛不在一个竞争量级。

猕猴桃在发展中遇到的品种推广难、标准化缺失、品牌影响力小等问题,是我国本土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和法涛告诉新京报记者,苹果产业也长期存在品种老、果树老的问题,“新果树种下后,2年左右才会见到收益,5年左右才会达到丰果期,所以很多果农不愿意轻易换品种,对于预见不到收益的新品种会更谨慎。”

即使好品种顺利落地,也会因不规范种植而逐渐式微。百果园集团优果联技术总监黎召云举例称,“像沾化冬枣,以前品质很好,后来在种植中缺少技术、土壤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种出的冬枣品质难以延续往日辉煌,价格也不断下降。”

解决好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后,品牌化至今仍是国产水果难以迈过的坎儿。相较地理品牌的成熟,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寥寥无几。比如曾经的“三果志”,最终只有“褚橙”赢得了市场。

在业内看来,“褚橙”的成功原因是多元化的。一方面,创始人褚时健的励志经历令人动容;另一方面,尽管当年“褚橙”和“柳桃”都背靠电商平台出道,但“褚橙”更深知好产品才能卖好价的道理,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和种植冰糖橙,进行精细化管理。“褚橙”的成功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复制,但品质优先和营销策划齐抓的做法值得其他品牌借鉴。

产业链缺乏整合力量

在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保贺看来,上述困境在我国果业长期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协同度不高,各环节缺乏紧密结合和整体规划。

据张保贺了解,国际先进的果业模式通常是大农场或行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拿出资金与科研端合作,使得科研与市场结合得紧密。而我国目前以实验室主导研发为主,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同时缺少专业化的品种推广主体,导致一些好品种出来后长期看不到市场成绩,进而被其他品种替代。

此外,国内鲜果行业和果品加工业间的转化也有待加强。张保贺举例称,美国公司只让一定规格的橙子走向市场,绝大部分橙子加工为果汁等产品形式,使得终端市场上鲜食脐橙规格一致。相比之下,国内消费者更喜欢鲜食,果品加工转化水平偏低。

将研发转化和市场转化的压力与风险全部放在农户身上,显然并不合理。依靠何种力量将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成为国产水果的待解之题。

李永武以新西兰佳沛公司为例分析称,佳沛已经形成集团化的完整利益链,可实现从育种到销售的全环节标准化、流水化作业。育种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合作,研发与市场紧密结合。种植方面,即使授权海外生产,也会从果农开始进行考核,有能力达到佳沛标准的,才会合作,验收合格率也不容有差池,故而品质稳定。不过,这种运作模式对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保贺认为,我国果业各产业链环节都在进步,但整体仍缺乏市场化的整合能力。想让更多本土水果打响名号,需要业内龙头企业引领,区域或行业从业者抱团取暖。

产区企业抱团发展

在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零售事业群总裁焦岳看来,生鲜产业试错成本高,周期长,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耐力很难打造出强品牌。以下游为核心抓力向上游驱动,效率和组织力会更高,“驱动好品牌要有好产品,驱动好产品要有好供应、好生产。终端对全产业链有深度理解,掌握核心资源、数据化能力、品牌营销能力以及分销管理能力。”

目前,百果园集团已建立农资、种业等上游企业,并投资60多个种植型供应商,把上下游产业链分成种植、采购、仓配物流、门店终端和B2B(企业对企业)网络5个环节。种植端通过技术引进,将化学肥料替换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性状。采购端计划3年建设100个产地仓,直达种植源头采销,并通过独创的“好吃”标准,将水果按照“糖酸度、鲜度、脆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分为多个等级。仓储端,百果园全国29个仓配中心建立了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冷链运输能力,将不同水果按不同温度需求进行恒温储存,实施成熟度和新鲜度把控。此外,百果园推出“猕宗”猕猴桃等30余个水果品类品牌。

焦岳认为,种植业是一个长周期反馈的行业,有了公司和品牌支撑,才会让更多人有恒心去种植,才会吸引到人才,“我们的自主品牌最终目标是成为全国性品牌,由品牌去驱动整个产业链。”

叮咚买菜商品开发高级经理史庭耀认为,终端向上整合,有助于消除信息差,为消费者挖掘更多优质本土水果。叮咚买菜最初做水果销售时,也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难寻到优质果源的情况,现在则可以根据市场意向锁定所需商品。

在销售企业向上游输出标准之余,一些行业协会、水果产地也开始整体谋划,抱团取暖。和法涛透露,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计划在今年成立4个分支机构。其中,专家委员会以智囊团的形式对中国苹果产业从顶层、技术、产业、品牌进行整体谋划;标准化委员会将推动中国苹果产业向标准化发展,选新标,用新标;现代果园分会对如何种出好苹果进行技术模式的探究与推广;品牌建设分会强调打造品牌的前提是品质和标准化。

而在8月24日,由122家猕猴桃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及合作社、采购商、渠道商组成的周至县猕猴桃产销联盟正式成立。据张庚伦介绍,产销联盟将建立统一标准体系,以“周至猕猴桃”的区域公共品牌形象抱团发展。产销联盟不仅可以省去许多中间环节,减少果品损耗,也会让供需关系更匹配,不再出现大订单上门却接不住的遗憾。

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也在多年前搭建起集猕猴桃品种选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为一体的科研实体“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李永武说,佰瑞的特色在于提供成果转化服务,包括品种选育后的技术转化和推广等。

例如,“瑞玉”自2018年经佰瑞推广后,在周至县已有3万亩种植面积,成为成长速度较快的猕猴桃品种。此外,佰瑞在农户较难自主开展的环节展开研究,转化自有专利,建花粉厂,进行商业化生产。在“农村经济联合体”模式下,公司与村级集体合作社或农场主成立联合体,果农以果园为股本加入村集体组织,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公司经营“佰瑞”品牌,除按照市场价格收购鲜果外,经营利润的10%—20%将二次返利给果农,保证种植积极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高芸看来,我国虽是水果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还没有享誉全球的水果或加工品品牌。当前,各地积极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将有助于以品牌创建和维护为抓手,开展优势品种资源保护,促进产业集聚,开展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标准化控制。

B04版—B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4464.html

      
上一篇 2023-09-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