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海新闻
9月4日,演员杨迪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于被频繁打骚扰电话,迫不得已换了手机号码,此后不久,#杨迪信息泄露#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从杨迪晒出的截图能看到,其身份证信息等个人隐私信息都被公开,同时附上了的通话记录,其中未接电话一页密密麻麻的红色,不到1小时被拨打10多条电话。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比比皆是,但话题热度却居高不下,推销、买房、理财等行业的骚扰信息也已经侵入群众日常生活。联系人有谁,消费习惯是什么,甚至是最近去了什么地方、拍了什么照片……用户个人信息成了信息服务供应商眼里的“香饽饽”,而大量获取又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水涨船高。
从网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起,个人信息就已然是整个生态的一部分:拨号上网时代需要个人电话号码,宽带网络时代个人账号和社交网络逐渐流行,再到无线网络时代,我们的一切行为,不管是运动、消费、对话或者仅仅只是“浏览”这个动作都与个人特征深度绑定。健身、外卖、打车、快递、招聘乃至餐馆点单……我们与网络越发密不可分,也让我们的“画像”越发真实。
信息不仅是“商品”,掌握信息的一方,既能转手售出牟利,也能满足自身需求。譬如,A软件上的搜索历史出现在B软件的推荐上;又如,从未接触过的培训机构打来的“精准”说出名字和戳中痛点的营销电话。尽管《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权限和相关法律后果。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强制性管理措施和惩罚性赔偿制度,终究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触犯法律红线。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9300余人。不管是行业“内鬼”泄露,还是黑客入侵窃取,抑或社交网络购买……外泄的公民个人信息早已是“炙手可热”,部分犯罪分子甚至凭借这些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等行为,侵害个人财产,严重威胁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法治更需跟上。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完善的网络法律制度,也要为网络司法和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武器”。以信息获取为例,若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基础上,引入多部门联动惩罚措施,进一步提高查处效率,对越界行为进行警示,那么国内版App供应商在索取权限时,更会仔细掂量一番。
归根结底,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不是一时之功,作为网络用户,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与防范意识,从源头阻断信息泄露;此外,每一个服务提供商更须牢记法律底线何在,对于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要慎之又慎;同时,立法和司法机关也应多加关注网络法治,进一步细化对个人信息收集行为的相关规定,加强对信息采集、提供、倒卖等环节违法犯罪行为的全链条打击力度。
唯有全社会参与网络环境治理,各方同力协契,越界者才会有所警醒,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才能真的有所保障。(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见习记者 高一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