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集中供冷,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吗?上海市

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创下了自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由于夏季高温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空调负荷不断增加,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深圳、三亚、广东、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开始探索“区域集中供冷”的方案。每到冬季,北方的集中供暖总会让不少上海人眼红和羡慕。那么,集中供冷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有没有推广普及的可能呢?

浦东前滩这片150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几乎看不到一台空调外机和一个冷却塔,但写字间里的白领和商场里的顾客,却依旧能享受到稳定舒适的冷气。背后的奥秘,来自春眺路上的这个供能中心。

这是上海目前最大的集中供冷项目之一,建有2万5千吨的蓄能水槽,夜间最高可以蓄能240兆瓦时,相当于24万度电。区域集中供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设置集中的制冷站制备冷源,替代各个建筑自建的分散制冷系统,通过输配管网将冷冻水输送到各建筑的末端风盘系统。相较于企业常规使用的中央空调,集中供冷不仅高效节能,也能降低运维的成本。

“一级能效的空调,就是1份的电量能产生3份的冷量,而我们的机组能做到6倍之多,也就是比我们家庭机组再翻一倍,单从使用上算,成本可以降低30%,如果从建造投入上,可以降低20%。”上海电力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工程部副主任张军解释道。

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最早的集中供冷项目之一。在园区规划时,就引入了冰蓄冷技术,蓄冰池通过敷设在地下空间的冷热管网,向区域内各建筑物全年提供空调用冷水。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工程师谷伟新介绍称:“整个就像一个游泳池,四周都是保温的,就像一个冰箱,池水上面漂着的都是浮冰,因为现在已经是下午,冰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

这套系统,可以利用夜间低谷期的富余电能制冰,并蓄存,到白天再将冷量释放输出,实现削峰填谷。“能源中心每年较常规的分散式供冷,节省161万千瓦时,节能量18%,年节约运营费用30%,缓解电力供应,减少高峰电力容量5790亿千瓦,每年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6204吨。”谷伟新说道。

既然节能效果如此优秀,集中供冷模式是否能推广到普通的居民小区呢?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还不太可能。一方面,它对于区域供冷半径有较高的要求,供冷半径太小不足以体现规模效应,太大则使得系统出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攀升。

上海电力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工程部副主任张军坦言:“管道越长损耗越大,所以按照目前的规范,是不建议大于1.5公里输送距离。”

对于大量已建成的住宅,如果要实现集中供冷就需要二次改建,就需要重新铺设管道,投入可想而知。而且一个小区里如果使用的家庭太少,那么平摊的成本就会很高,而且全年供冷期最好要在六个月或以上,才能体现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居民小区来说,显得不太现实。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永明称:“比如有的家庭白天人不在家,意味着他白天不需要供能,个人用户关掉的话整个系统还要运行,因此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依然是存在的,分摊到每一个用户,成本就比较高。”

也正是因此,上海曾有过探索使用集中供冷的住宅项目,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不过,在专家看来,在新建的办公区域、园区等公共建筑上,集中供冷还是大有可为的,目前,临港地区正在推进建设多个超大规模的集中供冷设施,将成为区域内节能减排的利器。

“如果是一个建筑群、或者说一个综合体,区域范围比较大,它的用能行为特点比较一致,那么进行集中供冷的话,整体效率会非常高,技术经济性能会比较好。”张永明教授说道。

作为城市践行“双碳”战略有效路径之一,区域集中供冷技术由于其具有环保高效和“削峰填谷”等特点,已经成为研究解决电网高峰负荷问题的热点。期待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政策倾斜发力,集中供冷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步入有序发展的快速发展轨道。

记者:吴骥

摄像:蒋文越 车秉键

编辑:由由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3783.html

      
上一篇 2023-0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