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语涵 孙奇茹 曹政 实习记者 夏骅
跨国企业带着最新科技成果亮相服贸会,外国展商“尝鲜”中国电商平台,小小“圆桌对话”迸发无限商机……昨天,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为期5天的盛会上,中外展商现场抓机遇、寻商机、谈合作,各自都有满满的收获。
昨天,为期5天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不少观众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综合展区拍照留影。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多家跨国企业亮出重磅成果
一边看视频追剧一边品尝美食,无需用沾满油污的手触碰屏幕,只要对着屏幕比出一个简单手势,就能让剧集视频实现快进、暂停等操作。在商店和餐厅购买生鲜、餐食后,不需要单独称重,系统就能通过AI技术快速识别购买商品种类并自动称重计费。在服贸会上,跨国科技巨头英特尔的展区十分热闹,展出了人工智能、智能零售、个人电脑等诸多新技术和应用。
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这家跨国企业的最新技术正加速落地。“服贸会是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此亮相。”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公司事务总经理周兵说,公司将进一步发挥技术和生态的优势,推动更多满足中国本土需求的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看好服贸会舞台的跨国巨头与行业领军企业不止英特尔一家。高通公司展台上展示了全球首个可以在安卓手机上运行的生成式AI大模型,飞利浦公司展出医疗创新解决方案,特斯拉带来智能生活方式新体验,GE医疗亮出在中国研发、生产的创新成果,默克公司表态将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众多跨国企业来到服贸会,展示各自的最新成果,寻觅让创新技术加快落地的商机。
外国展商搭上中国电商快车
“嘿,又见到你啦,上次买的伊朗藏红花还没喝完呢!”9月4日下午,正在服贸会上参展的伊朗小伙马迪遇到热情的中国“老主顾”,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两年前的2021年服贸会上,首次参展的马迪就因一口流利的汉语令人印象深刻。时隔两年,他再次带着特色商品前来,不过与上次只能在展会期间推介售卖商品不同,这次伊朗国家馆于服贸会期间正式在京东平台上线,往后伊朗的特色商品网友可以随时下单。马迪说,上线电商平台后,他对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服贸会的国际化程度之高超越我们的预期。”首次在服贸会日本馆展区亮相的阿德利亚有限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吴斐兴奋地表示。阿德利亚公司是一家日本本土玻璃制品生产商,首次参展带来了酒杯、水杯、玻璃罐等各种玻璃制品。“我们的商品目前已经跟国内的电商平台合作,可以在网上随时下单。”吴斐告诉记者,而借助这次服贸会,公司又跟此前未曾合作过的一些中东地区经销商有了对接,企业有望拓展新市场。
最小圆桌对话架起合作桥梁
这几天,服贸会各展馆里人如潮涌。记者注意到,很多展区角落都摆着几张小圆桌,嘈杂中,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或交换名片、互加微信,或手持宣传册介绍,上演着最小的“圆桌对话”,促膝洽谈中寻找着合作的商机。
“这几天加了好几十位微信好友!”首钢园11号馆,美尔斯通公司展台负责人滕丽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咨询观众。人群中,一位驻足许久的男士吸引了她的注意。这位男士是某知名银行负责投资业务的叶先生。叶先生手上已经攒了好几家企业的宣传册,都是他有意合作的企业。
美尔斯通是一家研发超导弱磁探测技术产品的初创企业,“硬科技”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身份正是其吸引叶先生的亮点。简单的几句自我介绍后,滕丽立刻嗅到了合作的可能,一场“圆桌对话”开始了。
“这项技术能应用在哪些领域?”“有落地了吗?”“成本如何?”……叶先生问得仔细,滕丽也答得到位。两人约定,服贸会后,叶先生就到位于密云区的美尔斯通园区进行实地探访。
“服贸会的舞台很大,有来自各地的企业、政府、园区、投资机构,我们带着项目来,正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合作机会。”一家计划将德国航空产业项目引入国内的企业负责人说。在去年的服贸会上,同样的“圆桌对话”见证了英国“智能传感器”“碳纤维—麻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落地房山区和德国史太白中国管理总部落地朝阳区。
洽谈时间不长但效率极高,一张张简易的小圆桌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这些最小的圆桌对话,为企业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今年的服贸会已经落幕,但促成的合作和交流仍将继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