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服贸会|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未来电动车的盈利能力必定会优于“高光时期”的燃油车电动

本报记者 尹丽梅 童海华 北京报道

“前不久,我们拜访了几家车企的董事长,大家都在探讨电动车业务何时能够盈利的问题。一般而言,一个产业在发展初期,因为需求在快速上升,产能上升的速度也很快,这个过程中就必然会有竞争,这就使得行业整体的盈利状况不是很好。实际上,这是发展初期的一种典型现象。”

9月3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协会和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指导,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与汽车之家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在此次论坛上,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分享了其对当前行业趋势的洞察与判断。

“现阶段,我国电动车产业盈利能力稍微差一些,这实际上是一桩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创新的节奏也会高于其他区域。这种状态对于产业发展规律来讲,本身就是健康的表现。”彭波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在经过一轮轮严峻的考验后,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未来,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下‘打磨’出来的中国车企领航者将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

2023年以来,中国车市越来越“卷”,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是业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今年4月,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方面表示,中国车市规模和利润均占全球汽车产业三成左右,而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这个“蛋糕”中分得的利润却不到5%,与中国车市规模地位不匹配。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受到拷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制造业利润为1746.2亿元,同比增加24.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5%。2023年1~5月,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8%、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中国车企“掌门人”感到焦虑,并意图在“内卷”的市场中找到自己应对“危机”的答案。

“回过头来看,我国自主品牌在燃油车业务上曾经也经历过大家都不赚钱的阶段,但后来逐渐走向了盈利。原因何在?首先,规模逐渐扩大。其次,品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再者,自主汽车产业链发展越走越深,变速箱、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逐渐实现自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体而言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样,我国电动车产业也将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我国电动车企业比如理想汽车、深蓝汽车等的毛利在不断提升。埃安在5万台规模的时候就已经实现盈利。而且,随着电动车产业不断深化发展,会涌现譬如数字化软件变现等更多的盈利渠道。”彭波说道。

对于电动车产业的盈利,彭波进一步阐述道:“如果未来汽车行业与能源行业相结合,盈利机会会更多。我认为,电动车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以后肯定会优于‘高光时期’的燃油车,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对电动车产业的赢利能力充满了信心。”

现阶段,业内人士对行业的另一大担忧在于,如果新能源汽车、燃油车持续进行“价格战”,那么行业的利润率会持续下滑,这可能会引发新的危机,如自主品牌的地盘会被跨国车企“蚕食”等。

对于这一担忧,彭波直言:“外国车企本身并没有放弃抢占中国市场,同样,中国的车企包括上汽、长安、东风等也都在双线作战。因此,不存在外资品牌、跨国品牌后面来收割的问题。我相信在电动车产品的盈利这一问题上,谁走得越快、谁的规模越大、谁的创新能力越强,谁的盈利能力就会越强。创新能带来成本的下降以及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一旦自主品牌在成本把控上做到极致,做好品牌的场景化运营,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强。未来,谁来收割、收购谁还不一定,反向收购、反向合资很快就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1970.html

      
上一篇 2023-09-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