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一杯“逸焙咖啡”,走过the bálancing的橱窗,到百联ZX创趣场应援打call,去百联TX淮海看时装走秀……面对日益多元化、社交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百联旗下业态既有不断优化零售供应链的逸刻、联华新型标超,也有专注社群运营、内容共创的the bálancing、TX淮海、ZX创趣场,以“与众不同”的新业态、新场景和新体验,打破了百货零售的传统印象。
逸刻:打造“倒梯形”的便利店
如今,便利店作为实体零售中最具活力的业态,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继外卖、网购以外日渐依赖的“生活伙伴”,让零售企业看到新商机。《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便利店数量超过30万家,销售额达到3834亿元。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为3264亿,增速达到9.8%。
在便利店比邻而居的上海,如何开辟一块立足之地?逸刻对此提出一个有趣的打法——“不做商品的搬运工”。便利店往往门面小但品类多,百联逸刻总经理赵陈斌介绍,“如果说传统便利店的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产品供应体系呈‘倒三角形’,那么逸刻打造了‘倒梯形’——每个时段的品类供应上都加长了一段,这一段就是我们的自研品牌。”
从早餐时段的“逸小兔”,到午餐的“逸匠”熟食便当,再到下午茶时间的“逸焙咖啡”和“逸焙烘焙”,逸刻用自研品牌在写字楼下、办公室外,为沪上白领竖起“美味”补给站。
逸刻对“美味”的坚持,从一只小小的包子可见一斑。为了让自家的包子皮薄馅大、鲜嫩多汁,逸刻创新实验室先后进行了数十次改良试验,精心调配肉馅肥瘦比例,并寻找优质供应商,最终达到理想的口感。
始于实验室的创新最终得以落地还离不开逸刻自有的鲜食工厂,“我们位于金山的工厂是先于门店筹备的,这在业内是较为少见的。”赵陈斌说。“中央厨房+鲜食工厂”的生产供应模式,保证了便利店内自研产品的“与众不同”。
面向销售端,除了常见的门店外,逸刻还拓展了流动餐车、流星柜以及线上平台多种渠道,以数字化驱动探索新零售小业态,同时灵活渗透进商场、地铁、社区的各处角落,以消费者身边的“逸刻”便利助推“15分钟生活圈”建设。正如赵陈斌所言,“便利、贴心是便利店的不变追求。”
the bálancing:保持“平衡感”的穿搭间
相比游客如织、体系庞大却千篇一律的大商场,小众时尚的时装买手店成为越来越多沪上潮人淘货首选地。在小红书上以“上海买手店”为关键词,相关笔记达26000多条,标签不乏“时尚”“潮流”等词。
而在一众强调前卫、先锋、个性的买手店中,主打“平衡”的the bálancing反倒显得有点“另类”。“衣服不仅要时髦,而且要实穿,需要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感。”the bálancing主理人邵颖琳概括道。独到的眼光也体现在精心布置的展示陈设中,店内除了服饰鞋包,还有买手精心挑选过的香氛、家具、宠物用品等生活类产品。“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表达‘平衡’也是一种生活理念与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the bálancing不时会举办贴近客群生活爱好的一系列会员活动,如在市中心结伴骑行;携宠到店拍“全家福”;发起旧衣回收改造等。
据介绍,the bálancing已累计合作过200多个品牌,其中海外品牌占80%以上。充实的品牌库让the bálancing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结合自身的调性及定位,把不同品牌当季最受欢迎的产品组合选入店内供消费者购买。
审美与品位决定了买手店的受欢迎程度。据邵颖琳介绍,店铺会以月、季、年为时间单位,定期邀请业内设计师、资深搭配师等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对流行颜色、款式、搭配的敏锐度与感知力。“我们的店员也会在顾客选购时给予建议,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让一件衣服体现多种风格,适应不同场景,达到实穿的效果。”
精致的选品、惬意的购物氛围、专业而细致的服务再加上丰富多样的活动,the bálancing以品牌传递出舒适自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百联业态创新: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近年来,百联集团的创新项目既涵盖了集团“一核三柱”中的主要产业公司,又包括了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创新类型,创新在横向边界和纵向深度上进一步延伸。除了逸刻、the bálancing,TX、ZX等X系产品外,联华新型标超、健康小站、淮海755等创新项目都显示了较高的市场欢迎度。其中,淮海755和联华新型标超是百联集团2022年创新项目获奖项目。
百联集团不断探索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推出基金孵化机制、赛马机制、跟投机制、容错机制、退出机制和创新评奖机制的“组合拳”,有效加强了创新方案之间的良性竞争,并给予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支持。
多重发力下,百联业态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据百联介绍,对于模式跑通的项目,将加快规模复制和拓展,推动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针对逸刻等存量的项目,会持续优化商业模式,培育专业能力,实现创新项目从“有”到“好”的提升;针对新启动的创新项目,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源、品牌优势,从“有创新”向“高质量创新”发展。(杨子华)
编辑:穆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