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会“闹热”、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成都外贸蕴藏发展新机遇|成都发展成都市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我手里的这盘三文鱼是从智利圣地亚哥机场到成都双流机场,全程40小时左右,到成都市民的餐桌可以控制在48小时之内。”东航物流(12.470, 0.11, 0.89%)生鲜港公司工作人员兴奋地表示,他将智利的三文鱼带到了成都-美洲货运推介会现场。

不只是推介会,成都的外贸释放着更多新动能。从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到外贸“新三样”产量猛增,成都正积极开拓外贸发展空间,寻求外贸发展新机遇。

“成都-美洲空中货运走廊媒体交流会暨货运市场推介会”商品展示

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便捷交通延伸目标市场

航空物流是“空中之桥”,拉近了贸易双方的距离,让彼此往来更加密切。

8月31日下午,成都-亚的斯亚贝巴全货运航线首航仪式暨货运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这也是成都至非洲首条全货机航线,由埃塞俄比亚航空执飞,将打通成都到非洲的货运通道。

记者获悉,当天,埃塞俄比亚航空与双流国际机场还签订了一份货运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成都-亚的斯亚贝巴”全货运航线未来将加密至每周三班,由波音B777F货机执飞,航线主要出口各种跨境电商产品、智能电子产品,回程装载货物主要为航空器配件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埃塞俄比亚航空与成都双流“牵手”后,双方拟在推进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货运航空枢纽建设、支持埃塞俄比亚航空货运航线网络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加速打造“‘成都-亚的斯亚贝巴’双枢纽”战略布局,建设覆盖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

成都-亚的斯亚贝巴全货运航线首航仪式暨货运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事实上,今年以来,成都不断打通航运通道,为外贸发展开创新可能。

8月16日下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英国伯恩茅斯机场货运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这是继今年4月成都双流至伯恩茅斯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后,双方释放的合作新动向。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同支持航空公司依托双方机场开通更多货运航线、打造跨境电商智慧物流平台、互设保税仓库及海外货站、优化国际货运航司服务保障、员工互派跟班实习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双流机场同伯恩茅斯机场的互联互通水平,探索打造“成都双流-伯恩茅斯”双枢纽航线合作平台。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26日“成都双流-伯恩茅斯”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后,截至目前,这条国际货运航线已进入每周4班稳定运行,已执飞46班,进出港货物3207吨。

此前,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双流区将力争到2027年新开通不低于10条国际全货机货运航线,构建形成30条以上覆盖全球重要节点城市的全货机航线网络,将双流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集散地,进一步助力成都打造国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成都-美洲空中货运走廊媒体交流会暨货运市场推介会”上,外国媒体对其国家商品在川销售情况很感兴趣。

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

成都不断开拓国际贸易热土

智利的车厘子、葡萄酒、三文鱼,厄瓜多尔的白虾,秘鲁的蓝莓,阿根廷的牛肉,巴西和哥伦比亚的咖啡……8月31日,在“成都-美洲空中货运走廊媒体交流会暨货运市场推介会”现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值得关注的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16国19名主流媒体代表近日来川参访,深入考察四川在经贸投资、航空物流和人文等领域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交往合作情况。本次推介会是他们在四川的重要行程之一。

不仅如此,成都通过布鲁塞尔、纽约、芝加哥、迈阿密、亚的斯亚贝巴等国际航线的进一步延伸,成功实现与拉美市场的顺利通达。“这也实现三文鱼、车厘子等南美优质生鲜产品的常态化进口,极大促进了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副主任刘学军表示。

除了在推介会上“引进来”,成都也不断“走出去”,开拓贸易热土。

8月24日,中国(成都)—马来西亚贸易推介会暨企业对接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成都市商务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经贸团达成多笔签约。

据悉,成都市商务局RCEP国家经贸团此行考察调研了吉隆坡水果蔬菜批发市场、食品生鲜进口商和一站式服务海外仓公司等市场和企业,就成都企业需求与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进行充分沟通,并举办马来西亚供货商“一对一”对接会。

“成都对进口海鲜的消费市场是有的,不论是针对巨大的餐饮市场,亦或是进口海鲜的市场批发。通过这样高效精准的对接方式,不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四川海景鲜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茂操表示,通过一系列经贸活动,匹配到了想要的海鲜货源。

据介绍,此次吉隆坡系列经贸活动,将有利于马来西亚企业了解成都对外贸易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和合作,帮助成都企业抢抓RCEP签署机遇,积极拓展新市场、新空间,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

新能源持续释放贸易发展新动能

上半年成都外贸“新三样”产量猛增

除了立足传统外贸商品,成都也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新三样”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体现。

据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7月四川外贸“新三样”出口规模达98.7亿元,同比增长73.4%。从产量看,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4.7%、27.7%,锂电池产量增长近三倍。

“每周都有新能源车出口业务,1-7月累计出口1003台车,新能源车占比55%,燃油车占比45%。”成都青白江区的中欧汽车城运营方、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表示,公司既从其他省市采购新能源车进行出口,也从本地车企采购,然后通过公路运输、海铁联运、中欧班列等方式实现从成都“出海”。

喜人成绩的背后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新三样”想要持续稳定发展,成都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是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增强‘新三样’产品供给能力。”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 综合研究高级岗谢露分析,成都应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强化链主企业引进和培育,比如,引进核心配套企业,丰富产业生态,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在谢露看来,成都还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提高“新三样”国际市场份额。同时,应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新三样”持续释放新动能。“对此,成都应该针对‘新三样’出口需求,量身定制‘申报、检验、放行’全流程出口服务包,营造更加安全便利的通关环境。”谢露谈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20261.html

      
上一篇 2023-0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