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家电企业和商家突然迎来一轮集体性的消费降级冲击波。持续时间有多长、影响有多深远,一切还是未知数。
贺扬||撰写
真的是猝不及防!
众多家电人的焦虑,进入2023年以来,并非因为消费复苏、市场反弹而全面缓解,相反却因为突然而至的消费降级,再度加深并白热化!
主要原因,正是来自一线市场上主要群体的集体性消费降级,让众多家电厂商已经推动多年的向高端和精品“要动力、要空间、要机会”转型,陷入了困顿。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来自于低价电商平台拼多多,最近几年的家电零售规模不断走高。
最近几年以来,拼多多已经被外界认为是“消费降级”的晴雨表。从去年开始,拼多多的营收和利润就呈现出一轮稳健增长的态势。最新发布的拼多多2023二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522.807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131.081亿元,同比增长47%。这一成绩的背后,被认为是主流消费群体集中性降级的成果:不再追求高价、高端,而是追求高性价比、低价格。
进入2023年以来,众多企业和商家在与家电圈沟通时,聊得最多,最广,也是最频繁的话题,正是聚焦在一线主流消费群体的购买力集体下滑、消费降级等话题,持续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重心。来自家电经销商的反馈多是:高端高价产品卖不动,只有大品牌的便宜货还能走走货,大量杂小企业的特价、超低价产品也不好卖了。
让家电圈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一线家电市场围绕到底是“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的争论,持续不过短短3年多的时间。进入2023年以来,很快这种局面就变成了: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就遭遇一场“集体性的消费降级”冲击,人人都在谈价格、家家都想卖低价。
甚至,一段时间内,不少处在末端的家电经销商公开呼吁,家电大企业大品牌快快转型吧,推出“品质高、价格低”的好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买、让商家也能有利可图,出货不至于停滞。
同时,不少零售商家发现,家电消费市场不再是两极分化局面,而是多头受气:要么是高端精品价格太贵,卖不动;要么就是低端低劣,现在也不好卖而且后患多。所以,推出“消费者买得起、商家有利润”的高品低价产品,成为越来越多家电人的呼唤和期待。
那么,今年以来出现的这轮主流市场消费的集体性降级,到底只是短期性现象、个别区域的市场问题,还是中长期持续存在,甚至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家电的局长趋势和方向?
第一,从目前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来看,还说不太清楚,这一轮集体性的消费降级到底是短期现象,还是中长期现象。特别是,从最近1、2月的市场走势来看,明显是厂商的内心压力很大,而且对于未来的消费反弹和复苏充满不确定性。
厂商的焦虑,主要源自消费信心的激活难度,特别是存量市场的盘活,现阶段都陷入了一轮低迷之中。很多人都提出“人去哪里了,信心去哪里了”等疑问。至今,也没有答案,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二,这一轮的集体性消费降级,与过去几年消费升级和降级,以及分级,又有什么区别和差异?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应该看到,这一轮的消费降级,不是简单的低端低价便宜货,而是更加关注和重视大品牌的高品质低价货。也就是所谓的好产品的重新定义,即“有品、有质、有面但价格实在”。
针对这种消费的变化和波动,家电圈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降级,而是消费理念叠加购买力的变化,在特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之下,在主流群体对于未来充满担心的通道中,消费者选择了更容易接受的“大牌高品、低价货”。这不是消费的降级,而是购买力的多变和动荡。高端市场的发展还会继续,但短期可能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回顾今年以来家电主流消费市场的变化,一眼看上去是整体疲软、购买力从高端高价向大牌低价转向,实际上还是主流消费的需求仍然存在且强势,但需求还在呈现多变和分化。不是简单的高价高端,或者低价低端,而是细分出很多个性化、差异化和定制化的需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牌低价货,还有定制家电,当然都在追求价格更亲民。
价格亲民,带给家电企业的考验和冲击是最大的。那就是,除了在产品原材料成本的控制能力,还包括企业经营全流程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产品在终端市场的分销流转效率,还有企业与商家合作的经营效率等多个环节。可以说,这将是一场大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平台化资源,撬动家电全产业链的效率化、极致化升级变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1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