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光伏赛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8月31日A股61家光伏行业均已披露2023年业绩报告,营收合计5803亿元,归母净利合计达696.6亿元。
通威股份(32.080, -0.40, -1.23%)(600438.SH)成为光伏行业的盈利王。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约740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母净利润达132.7亿元,同比增长8.56%。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观察,纵览整个产业链,产能过剩并未对业绩造成冲击,推进组件一体化的光伏企业优势渐显。
在上游硅料硅片环节,6家上市公司营收合计达1382亿元,归母净利合计239亿元。
但硅料环节净利呈下滑趋势。
四大硅料龙头中,除通威股份业绩上涨外,包括在港上市的协鑫科技(002015.SZ)、新特能源(01799.HK),大全能源(41.570, -0.36, -0.86%)(688303.SH)在内,3家业绩同比下滑。
羲和资产前投资总监侯兵专注于光伏赛道的投资,他对界面新闻表示:“从硅料环节看,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硅料价格有所上扬,但到了今年二季度,硅料价格回调,这样使得硅料上市公司毛利率在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上半年整体业绩也受到影响。”
从硅片环节看,硅片四巨头业绩总体呈上涨态势。
不过,隆基绿能(26.550, -0.30, -1.12%)(601012.SH)、TCL中环(25.650, -0.42, -1.61%)(002129.SH)、双良节能(10.180, 0.01, 0.10%)(600481.SH)、弘元绿能(41.680, -0.45, -1.07%)(603185.SH)这硅片四巨头业绩出现分化。
“从硅片环节看,去年以来市场担心硅片环节会出现产能过剩,但从今年的盈利情况看,今年上半年硅片环节上市公司的业绩还不错。隆基绿能和TCL中环硅片净利0.1元/W,二三线硅片上市公司硅片净利可能在0.05元/W,这都好于市场预期。”侯兵对界面新闻表示。
“产能过剩会严重冲击业绩的言论过于危言耸听,但这并不是说产能过剩不会冲击业绩,其更多会影响企业的超额利润。”侯兵表示。
硅料环节净利下滑,硅片环节并未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以组件为基石推进一体化的企业优势渐显。
在中下游光伏电池组件环节,17家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达3169亿元,归母净利达286亿元。“组件五巨头”2023年上半年营收合计达2346亿元,归母净利近233亿元。
在组件一体化环节,龙头企业隆基绿能成为盈利王。隆基绿能2023年上半年营收646.52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8亿元,同比增长41.6%。
晶科能源(10.760, -0.15, -1.37%)紧随其后,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536亿元,归母净利超38亿元。最近回A股的阿特斯(15.400, -0.37, -2.35%)在组件5巨头中业绩垫底,但净利增速较快,同比增速超320%。
一体化优势已现。以隆基绿能为例,去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7.61%,今年毛利率达19.08%。晶科能源的毛利也呈上涨态势,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相比,毛利率从10.25%涨至15.18%。
侯兵对界面新闻表示:“一体化企业无一例外业绩都出现了强劲增长,去年某些时候,还有自媒体大V反复宣扬硅料暴跌带来下游巨亏的假设,实际上从未发生过。从组件出货来看,前四大巨头相差不大。一体化大厂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看重的是一体化盈利,而非单环节盈利。其次,部分大厂出口部分地区仍有超额利润,致使单环节整体利润仍然维持。”
“前十大组件巨头还是非常稳固的,并不会因为其他企业组件产能的增加,他们的市场份额就会失去很多。因为现在全球都很理性,前十大巨头的品牌和渠道等都已经很固化了。一体化企业优势越发明显。”侯兵说。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搞一体化,因为一体化的前提是组件市场市占率要高,比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27.830, -0.72, -2.52%)、天河光能、东方日升(20.080, -0.16, -0.79%)等有着下游终端市场的市场份额优势,因此可以将产业链不断向上拓展。”
侯兵分析,从二级市场看,光伏赛道自2019年股价开始飙涨,自去年开始股价开始大幅回调,当前部分光伏上市公司市盈率已调整至10倍,处于历史低位。但从市场情绪看,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概念股的炒作上,价值投资被忽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1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