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艳春)全球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健康、环境和资源等问题日益重视,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加速发展的前提下,加之全球各国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现代生物技术迎来了加速应用性转化的大好机遇。
而生命科学产业下游需求和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传导至上游的生命科学工具产业,促使整个生命科学产业集体迈向积极发展的轨道上。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30年生命科学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04.7亿美元,在预测期内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生命科学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全球20%-25%左右的规模。同时该报告根据销售额统计,中国暂未有企业进入全球前十五大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企业。
从上述两组数据可见,国内外的生命科学和分析仪器市场都在快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还相对较小。简言之,中国相关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是时候重视全球市场了。
用全球价值网连接全球市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益勃兴的信息技术革命把全球产业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21世纪初形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有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来临,全球价值链网络化、去中心化和产业边界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价值网(Global Value Networks)比全球价值链更能反映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这种新态势在生命科学产业也不例外。
思考中国生命科学工具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生物经济,参与全球价值网构建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
避免单一市场经营风险、融入国际价值网获得更多经营资源
生命科学工具领域下细分市场多、仪器种类及型号等市场需求不一而足,生命科学和分析仪器企业如果只布局单一市场,会面临细分市场空间的局限。也因此,全球化布局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人才、技术与市场等发展机遇。
以某全球知名的科学仪器企业为例,其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实验室所需要的几乎所有仪器设备及试剂耗材的平台型企业,还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工厂及网点、设立26万个实验室,每年与客户及潜在客户互动超100万次。
与这样的国际巨头不同,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小,产品种类繁多而复杂。因此,通过融入国际价值网,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和生命科学工具制造企业可以避免单一市场经营风险,获取更广泛的经营资源。跨国合作、跨境创新、全球化人才和资本吸引力将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因素。中国企业应当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学习、创新,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解决高投入、周期长营收困难等现实问题
就整个生命科学领域而言,无论是科研试剂原料及耗材供应商、实验仪器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试验耗材原料供应商等行业上游企业,还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实验室、制药企业、医药研发企业等行业的下游客户,抑或是提供生命科学服务的企业等,它们相关的研发创新天然具备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等特点,如何在质量、效率和合规性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并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就成为生命科学行业的共同诉求。
通过参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价值网的构建,引入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在与全球科研机构、初创企业合作中,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不仅可以可以吸引新思维、新技术,推动企业创新升级。还可以构建多元化营收渠道,提升产品创新效率和品质,借助全球范围的数据研究驱动市场拓展,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和生命科学工具制造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并获得可持续增长。
助力推动全球全球产业体系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和生命科学工具制造企业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疫情之前,中国企业尚未充分显示真正的实力,那疫情之后,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让全球市场刮目相看的,因为中国企业经受住了全球性突发事件疫情的重大考验。
比如,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上游原料企业成功取得技术突破,还具备供货周期短、产品性价比高、定制化服务好、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媒体报道显示,在蛋白原料细分领域,某国内领先的蛋白技术平台公司已开发出了50多种高端蛋白,并开发出一批媲美进口产品的原料,如测序级重组胰蛋白酶。这些产品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水平。
这些企业在工具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优势日益增强,部分已经在数据支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有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独特的价值与贡献,通过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助力产业链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借助全球价值网构建高效发展网
从参与构建全球价值网的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实践已然为生物产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物联网领域,行业数据显示,2018-2020年,全球共有35宗以物联网为主题驱动力的 IP0,中国主持了其中的28笔交易。具体到物联网模组行业,中国主要厂商在 2015-2020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44.3%,同期海外主要厂商的增长率为-3.6%。从这两组数据可见,中国企业在这物联网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已经大大增强。
梳理中国物联网产业全球化的十余年进程,可以将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通过组团国际化的逻辑与共识,明确循序剪辑发展壮大的国际化路径,并在提升服务力、产品力、科技力、营销力等硬实力的同时,与国际头部企业及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打造生态集群凝聚力,构建企业实现长期增长的核心优势。
根据物联网行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借助全球价值网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并取得发展优势,推动整体的高效发展。
建立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合作,组团走向全球化市场
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知识共享、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借鉴物联网行业的组团发展模式,生命科学工具产业也可以建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合作,实现协同效应。通过共享研发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信息,企业可以提高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例如,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可以在某一领域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共同开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此外,组团发展也需要强化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在物联网行业,企业通常在不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团队,以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生物产业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网络,提升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的效率。
实际上,在国内生命科学工具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已然显现,组团走向全球化市场的客观条件成型。企业需要的是更好的中间平台、企业,更好地链接各方优势。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讨论CXO服务的意义所在。
借力CXO服务,帮助国际合作伙伴降本增效,规避市场风险
CXO指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相比药企自行构建商业化能力、生产能力、融资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CXO服务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具备更高的专业度和效率,并且成本更低。
得益于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的推动,近年CXO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选择CXO服务,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规避研发失败的风险。比如,在生命科学仪器CDMO市场,自2021年以来,器械、科学仪器CDMO项目的融资就在不断加速。
这也意味着,巨大的CXO服务需求和资本利好,需要更多更好的市场供给。而中国中国企业在生物产业领域已经积累了经得起全球重大突发事件考验的经验和专业能力。
可以预见,通过提供CXO服务,这些企业可以将其专业度和效率传递给国际合作伙伴。让国际合作伙伴借助中国企业的专业团队,加速项目进程,提高项目成功率的同时,提升中国企业群体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智性看待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以高效率的经营为目标
技术成熟周期与产业周期并不完全一致。
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并非同步进行。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竞争格局等,而技术发展则可能在不同时间点迎来成熟。因此,企业需要智慧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将技术周期与产业周期相结合,更有助于实现更好的市场布局。
无论是生物产业,物联网产业还是其他领域,在全球化经营中,高效率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战略规划,抓住市场机遇,迅速进入有潜力的领域。此外,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优化等也能够帮助企业在产业周期中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在智慧看到产业周期与技术周期契机,以高效率为经营目标的同时,生物产业相关企业还应关注投资与市场发展的平衡。目前,全球大量生物产业初创型公司还在持续融资,资金市场的热情并未大减,其本质在于只要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就会激发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扩展市场的发展潜力。也因此,尽管技术周期可能存在较长的发展时间,但全球生物产业仍然充满了投资机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潜力,灵活地调整投资策略,平衡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之间的关系。
虽然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趋势在短期内可能会持续,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需求与利益。这不仅关乎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关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和生命科学工具制造企业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为全球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全球生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庞艳春是ICG(IIAB成员)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工具、技术出海,国际化等方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1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