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将在川举行的演唱会陆续官宣。从8月下旬起的未来两个月,成都基本上每周有演唱会——2023李宇春周末愉快演唱会、刘雨昕2023仙那度巡回演唱会、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Jolin蔡依林Ugly Beauty 2023世界巡回演唱会、杨丞琳“LIKE A STAR”世界巡回演唱会、张韶涵“寓言”世界巡回演唱会等,还有张学友、陈奕迅、张惠妹、五月天等港台明星的演唱会也在预订或售票阶段。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目前,成都各大演出场馆档期已排到2024年5月。
不仅是四川,今年上半年,全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共计506场,票房收入24.97亿元,观众人数550.10万人次。其中,第二季度演出428场,环比增长448.72%,票房收入22.31亿元,环比增长738.6%;观众人数482.33万人次,环比增长611.71%。
全国进入演唱会井喷期,释放了观众对音乐久违的渴望。但是,演唱会和音乐节作为今年全国第一季度票房最高的演出类型,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某偶像团体的演唱会最近在全国引起公众关注,除演出内容本身,还因为狂热的粉丝应援造成街道拥堵,粉丝离开演出场地后留下大量垃圾,给环卫工人带来巨大的清理压力。此外,上半年文娱领域拿出整治“黄牛”的决心,下半年开启强实名制购票,不支持转赠与转售。虽然这个强硬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牛”,但黄牛行业新滋长出的“代拍”如何管理,后续退票环节不够完善,又引发观众的新一轮投诉。在密集的演唱会档期里,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演出一开票不到5分钟就宣告售罄,有的演出提前官宣一个月也票房欠佳,不少与宣传周期也有关系。
演唱会这一文化消费形式具有特殊性,它不属于生活刚需,在一定周期内往往不是成批反复消费的商品类型。因此,观众在购买服务时会精挑细选,单次服务的体验也影响着下一次的购买决策。
与此同时,具备辨识度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也能拉动城市文旅收入。今年不少明星的演唱会也更愿意受邀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市巡演,观众看大型演唱会带动的酒店、交通、旅游等配套消费,成为城市文旅的有力增长点。基于此,主办方、售票渠道方和场馆等面对这些暴露出的新问题,做好“售后”等配套服务和管理更为关键。
这种后期管理是在保证大家观演需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引导粉丝文明观演;如何平衡超大型人气演唱会与日常交通;如何维护场馆设备的安全;如何保证粉丝有顺畅的退票渠道;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宣传资源,让更多人在密集的档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心仪的演唱会;如何进一步遏制“代拍”等乱象。对成都而言,在成都大运会场馆投入使用后,如何让密集的演唱会分流,场馆运营如何转型匹配专业的演唱会服务,都是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希望在这个演唱会井喷的时期,留下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付款后的观众看完演出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借着这个暑期开的好头,把演唱会的“售后”等配套服务和管理做好,串联起演唱会各个环节的链条,让这股热情助力整个行业长久健康的发展。热情褪去后,只有健全的演出生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1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