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种业高地汇聚创新“芯片”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通讯员 王新龙

创制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绘制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获得世界首株抗白粉病小麦……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不断汇聚农业“芯片”,建设发展多个世界领先的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创造多个“全球第一”,带领“京字头”种子走出北京、走向世界,努力打造全球种业创新高地。

茄果类优新品种。

“京字头”种子从副中心走向全国

据悉,这些“太空游客”会经历一代一代的筛选、淘汰、培育和观察,确定变异性状获得稳定遗传后,才能进入大规模选育阶段,一个好品种的培育时间长达7-8年,甚至更长。

神舟绿鹏是北京众多育种单位的缩影。可以说,北京绝大多数育成的品种,都与于家务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谈及这些品种时,都绕不开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京”种子的育种“摇篮”。

“南繁北育,南繁在海南三亚,北育在北京通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赵久然表示,搞育种最需要的是符合条件、长期稳定的育种基地,玉米所在城市副中心拥有400多亩育种试验地和配套的综合实验楼,能够直接为育种人员提供住宿和育种试验条件,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十余年来,京农科728、MC121、京科999,农科糯336、农科玉368等在行业影响巨大和深远的玉米大品种,大都在这里诞生。

近年来,在京科研单位依托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的助力,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绘制了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跻身世界领先地位;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获得世界上第一株抗白粉病小麦,创制出具有稻米香味的玉米新种质材料。

“京字头”种子也从城市副中心走向全国,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数据,北京市三大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制种面积,在全国的比例不断上升。玉米种子从2014年的9.19%上涨到了2021年的20%。这显示出北京种企的生产和推广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强。

十二载共创国际种业高地

抓住种子就等于抓住科技兴农的“牛鼻子”。12年前,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拔地而起。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相对稳定的3万亩育种基地、8.2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4万平方米会展中心、2万平方米培训中心在园区相继落地,服务入驻园区的科研单位、企业。

2022年,北京最大的种业综合楼——种业科技园8.2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正式启用,该楼以生物育种为核心,汇聚种业高端人才、龙头企业以及种业服务等第三方相关机构,并引导种业科技园已入驻重点企业迁入大楼,打造“育繁推”一体化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作物产业链。

园区新办公大楼三层,动植物分子育种综合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已搭建完成。

“目前,实验室拥有近500套世界一流的高通量基因型检测相关设备,是国内设备最先进、装备最齐全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之一。”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目前世界领先的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多维服务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平台、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已与全国29个省市区的400余家种业科研和育种单位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常年为他们提供智能化管理及种质资源存储、交流优质服务。

北京方圆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平安”)便是服务的对象之一。方圆平安扎根于家务乡16年,但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却已在全国19个城市均有相应布局。可以说,只要你在中国,就很有可能是方圆平安的顾客。

作为首都蔬菜供应链上的一员,方圆平安是保障城市副中心和北京市蔬菜供应的重要主体,构筑起一条高品质销售链。“目前,我们的车间每天能生产优质豆芽70吨,新的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中,新车间建成后每天产能可达150吨以上。”方圆平安相关负责人介绍,方圆平安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配备高精度环境调控系统,配置安全高效的催芽系统,清洗、包装系统等,在于家务乡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芽菜类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车间。

十二年磨一剑。如今的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已成为首都农作物种业创新主体最集聚、人才最集中、要素最活跃的现代化种业创新高地。今年9月11日-14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在城市副中心举办,全国目光再次聚焦于此。届时,全国种业成果将集中亮相,城市副中心亦将不断打造北京市国际种业交流新“窗口”,打造全球种业创新高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7128.html

      
上一篇 2023-08-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