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寇佳丽
8月16日,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汕头举行。本次大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报告(2023)》指出,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显示出较强的产业韧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经济恢复发展。
“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经济产业更具弹性和适应能力。此外,数字经济还能赋能传统产业,促进其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至41.5%。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我国日渐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条件、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不断提升的数字创新能力以及逐渐深化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
一方面,国内已形成一批全球知名的数字领军企业,他们不断寻求创新突破,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实现与其他产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及区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一批极具发展活力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已壮大起来,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不过,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解决好基础研究领域的问题,比如基础软件、材料、芯片以及光刻机等,这些领域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就会和我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形成合力。届时,数字经济将发挥更大作用。”柒贰零健康科技董事长项立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告诉记者:“我国数字经济在不同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非常需要资金、人才等支持当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大量乡村地区的数字化转型空间较大;与高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相比,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水平较低。这些都是业内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