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仅有两架飞机的地方小航企,成长为30多年连续盈利的国际知名航空集团,厦门航空的成长与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40多年来,厦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成长为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如今,厦航弘扬以人为本、安全诚信、奋斗自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两岸融合、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贡献厦航力量。
航路畅通
全球经贸往来频繁
当地时间7月6日,厦门直飞巴黎的定期往返航线开通,厦航MF825航班运载着256名旅客平稳着陆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当“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这句话响起时,两座城市也架起一座文化、经贸交流之桥。
航线是航司的“经济线”,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晴雨表”。目前,厦航开通了福建至阿姆斯特丹、悉尼、墨尔本、温哥华、西雅图、纽约、洛杉矶、巴黎等12条洲际航线,构建起福建始发遍布全国、覆盖东南亚和东北亚、通达欧美澳的航线网络,并推出“通程航班”业务,在福州、厦门机场打造“60分钟快速中转”品牌。
数据表明,2016年至2022年,厦航为福建省贡献了59%的境外航班、80%的境外航点、100%的国际中转旅客,连续三年成为全国第三大航空入境口岸。
通达四方,货畅其流,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厦航以航空运输业为支点,不断撬动维修、货运、飞机租赁、航空培训、高端制造等航空产业在福建集群发展。
据厦航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介绍,近年来,厦航不仅促使太古、新科宇航等航空业巨头在厦门落地,还极力促成招银、工银、建信等公司将飞机租赁交易落户福建自贸试验区,助力福建成为继天津、上海后第三个开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的地区。
借助航空货运班机,福建向外开放的“触角”不断延伸,畅达的物流通道,吸引了相关大宗商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以此为契机,福建多地建园、集货、聚产业,推动外向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本地企业得以融入全球产业链。
肩负使命
两岸同胞更近更亲
今年海峡论坛期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厦航台籍乘务员苏家榆通过视频,向两岸青年分享了她在大陆工作6年的体会。她说:“两岸青年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理想,这也让我更加坚信两岸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台湾青年,未来我将立足本职,积极参与两岸交流,让两岸关系‘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一只白鹭鸶,一飞五千里,讲伊唐山过台湾。”这是宝岛台湾一首闽南语歌谣里的歌词。
2005年,厦航首次执飞两岸春节包机,自此,一架架“蓝天白鹭”跨越海峡,架起了两岸间一座延续真情、传递佳音的桥梁,“厦航精神”融入“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的具体实践中。
当前,厦航在大陆多个城市设有直飞台湾地区的航线,以高质量航线网络、高效率中转品质、高水平枢纽竞争力拓宽两岸往来通道,同时持续与台湾地区航企合作拓展市场,构建长期、全面的伙伴关系,畅通台湾地区旅客由闽“登陆”、再中转至全球各地的空中桥梁。
2017年起,厦航首次赴台招聘乘务员,而后四次赴台招乘,陆续吸引近300名台乘入职。每逢传统佳节,厦航积极举办围炉煮茶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台乘关心关爱活动,此外,还推出台乘补贴、返台探亲假、户籍办理假、返台免费机票等专属福利,让台乘充分感受到厦航的“家文化”。
如今,厦航成为大陆在职台乘最多的航司,越来越多心怀梦想的台湾青年,在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上挥洒青春,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矢志创新
“试验田”变为“丰产田”
5月22日,厦航与欧洲空客公司携手完成了中国内地首架A321neo飞机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简称SAF燃料)的商业飞行。据了解,SAF燃料将提高机队燃油效率、减少排放和噪声。这是厦航改革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
改革创新,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厦航牢记嘱托,当好改革创新“试验田”,当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逐步成为中国民航业保持盈利时间最长的航空公司。
厦航成立39年来,“试验田”变为“丰产田”——累计安全飞行超过740万小时,获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五星奖”;是全球首个与联合国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的航司;连续三年获评五星级国际航空公司,斩获世界级航空公司大奖,成为首家跻身“世界八强”的中国航司……
党建是厦航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厦航在基层深入开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和“基层、基础、基本功”的“双三基”建设,目光下移、重心下沉,使基层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厦航编制中国民航首本《服务标准汇编》,涵盖空地工作标准760余项,独创7个月的乘务新员“全链条”培养法,实现“三米有微笑,一米有问候”的真诚服务。航食制作中,看似最简单的米饭加工,厦航要从50多家供应商、200余种大米中挑选出一种适合航空餐食的大米,并经过100道工序、64个环节进行生产。
2022年,在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的基础上,厦航牵头编制了《厦门航空“双引擎”驱动服务质量管理循环实施指南》,并以此为雏形牵头编制了国家标准《质量管理文化和机制支撑服务提升指南》,填补了服务提升类标准在国内外质量管理领域的空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