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8月20日,2023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简称软博会)将拉开序幕。作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风向标,软博会已在南京落地19载,见证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实探南京软件大道
哪里是观察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的最佳窗口?答案无疑是软件大道——南京首条以产业名称命名的道路。
2008年,南京雨花台区为扩大软件产业影响力,将“宁南大道”更名为“软件大道”。一条“软件大道”铺就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的“高速公路”。正如路名,软件大道两侧,集聚华为、中兴、润和、运满满等众多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
早高峰时的软件大道,身着男士短裤、运动鞋乃至拖鞋、背着双肩包或仅拿着手机的码农们,涌向沿线的软件企业。
在扎根软件大道的十余年间,润和软件发展成为南京软件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公司最初主要从事海外软件开发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在海外市场练就了本领后,恰逢国内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公司转型国内市场,深耕金融科技、智能物联以及智慧能源信息化领域的软件技术服务,目前国内软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5%。”桑传刚告诉记者。
以软件大道为中心,正是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主要承载地——中国(南京)软件谷所在地。2010年,南京被工信部授予首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为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2011年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正式揭牌。
“2015年时,公司员工只有1000人,目前员工人数已有2倍的增长,达到近3000人,业务规模也从昔日的4亿元达到去年的17亿元。”亚信安全高级副总裁刘东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亚信安全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就在南京,研发技术人员全国占比近70%。
中国(南京)软件谷是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的缩影。2022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规模达7408亿元,同比增长8.9%;拥有上市企业127家,南瑞集团、熊猫电子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8家,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23家,均位居全省第一。
发展软件产业的底气何在
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何集聚南京?答案要从十几年前寻起。首届软博会召开的2005年起,南京就把软件产业定位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产业。
“2010年,基于南京拥有高校多、人才集聚等适合软件行业发展的条件,国家将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落在南京,自此,软件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南京的支柱产业。”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郑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口径,软件产业分为四类,分别为纯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安全服务。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占比达64%。
南京软件产业的特点在于第一类纯软件占比超过30%。通俗地讲,就是“码农”多,截至2022年底,南京涉软从业人员近90万人。
记者在南京走访期间了解到,南京在校100万名大学生中,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软件相关,包括软件工程、自动化和通信工程等,这些毕业生相当比例都会留在南京。
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研究生为55.35%,本科生为51.94%。同时,2022届毕业生江苏省内就业比例63.70%,而江苏省内,就业人数最多的城市是南京,留宁毕业生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70.46%和72.19%。
“华为等大厂出来的码农,创业多数也会选在南京。”郑炜告诉记者。
华为的对面,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大型科技地产项目正在招租。一位招商人士向记者透露,面积100、200平方米主要是为IT及创新科技企业量身定制,不过目前均已租罄,不少都是IT行业的创业公司。
软件行业集聚发展的生态圈,叠加南京的城市交通、生活条件等在全国拥有竞争力,比如房价比上海、杭州低,高铁到北京最快3.5小时,到上海最快1小时,这都让软件企业源源不断地涌向南京。
天时地利之外,南京针对软件产业推出的政策同样功不可没。2011年8月,南京发布《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39号文),不仅提出中国软件名城10年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敲定“一谷两园”(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设立独立金库,对土地、财政收入等实施封闭运作,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在按规定计提外,其余资金返还“一谷两园”。
39号文到期后,2021年,南京再次接续发布《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简称《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将建设万亿级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按照七大实施路径推进,形成全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示范。
“两大纲领性文件,系统阐述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顶层设计。”郑炜向记者表示,“其中,39号文相当于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拨了一块自留地。”
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
尽管规模已超7000亿元且上榜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但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依然存在不小的遗憾和短板: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众多、附加值低、缺乏大型互联网龙头平台……
南京工信局去年在回复南京政协委员提案时提到,当前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面临的短板包括产业规模增长动能不足,2020年以来部分软件龙头企业增长持续趋缓,总部级项目较少,产业增长进入平缓通道;缺乏本土领军企业,缺少大型公有云计算平台企业、缺少成长性好的消费互联网、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创新能力“两头弱”,在通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基础领域缺少代表性总部企业,对当前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不明显等。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南京应在顶层设计方面更多考虑扶持龙头企业或头雁,加大力度将巨头培育出来。
“未来十年,对中国软件行业而言又走到了一个关键时间点。”桑传刚用润和软件自身的发展路径作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缩影,“传统的服务外包模式依赖于粗放型的人员扩张,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很难有前景。”
在国产化、数字化的浪潮下,润和软件近年来大力推进以两大国产数字化底座业务为主线的创新业务商用落地,聚焦重点行业、关键业务场景,合力打造以场景应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助力公司业务由软件基础交付向产品化转型。
据透露,未来,润和软件将以传统软件技术服务作为基本盘,大力抢抓国产化信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遇,通过持续转型创新,打造高增长、高毛利、高附加值的创新业务,再造一个“新润和”。
软件行业需要变革,以软件开发企业为特点的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同样面临着变革。
“南京目前正打造政策的高地、成本洼地,重点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开源软件、通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Web3.0等数字经济的底座和基础,固长板、补短板、布局未来产业。”郑炜说。
其中,工业软件方面,2022年,南京市工信局与工信部电子五所签订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布局高端工业软件领域。
日前,一场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中国(南京)软件谷举办,13家南京制造业龙头企业与35家工业软件链重点企业参加,制造业龙头企业发布应用需求,工业软件商推介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南京工信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林卿在对接会上表示,“对接会的目的,是针对自主工业软件应用推广难的共性问题,为南京的工业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搭建一个促进交流、推动合作的活动平台。”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魂,面对这一黄金赛道,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南京的软件企业也已行动起来。
润和软件今年发布了《润和软件人工智能(AI)战略白皮书》,推出了AI中枢平台,可以集成盘古、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业界各类先进大模型,并同步推出了四款行业应用内测产品,分别面向电力、金融测试、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行业应用场景中,并以其为基础构建技术工具底座,大幅提升技术研发团队的作业专业性和效率,从而满足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
“模型数据训练最核心的资产是语料和数据,公司长期深耕金融和电力行业,在布局AI中枢平台方面拥有行业优势。”桑传刚透露,“AI中枢平台公测版本已有相应的业务场景落地,公司将重点在商业、电力、金融领域率先发力,启动构建商业视觉系统、电力行业智能网关、金融服务等产品。”
亚信安全也酝酿打造网络安全大模型,希望通过大模型提升产品能力。刘东红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使得安全监测、处置等能力得到提升,公司目前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创新。
30年来建网、护网,今天,亚信安全守护着云、5G、IoT、大数据,未来守护对象将变成大模型、人工智能。刘东红表示,亚信安全联合南京网络安全企业,成立网络安全信创产业联盟,助力南京打造信创产业生态圈。
展望2025年,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根据《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突破1万亿元,培育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超100亿元企业10家,超50亿元企业25家;涉软从业人员超100万人,软件产业成为南京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产业。
责编:叶舒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