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专家团探寻属于滨河九粮液的好酒密码。
8月15日-18日,2023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又将开启新的探索之旅。
作为一场以寻找和发现中国好酒,梳理并总结其好酒特质为目标的科学考察活动,好酒中国行自启动以来,已经走进安徽、四川、贵州、云南、河南、甘肃等多个酿酒特色产地,挖掘、发现了诸多好酒奥秘。
这一次,参与考察的专家顾问们的脚步,将再一次踏进甘肃,向西北而行,走向独具特色的陇酒产区——河西走廊。
是的,河西走廊!
是那个两千多年前,使者张骞不畏艰险,两度穿梭,终于开辟了汉帝国与西域正式往来的河西走廊;
是那个历史上贸易繁盛、兵家必争,留下诸多传奇故事、呈现波澜壮阔史诗的河西走廊;
也是那个,只要是与之相关的视频,总能在网络收获巨大关注度的河西走廊。
在这条长廊中,在祁连雪山下,在“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之郊,一座2万亩的生态酒城,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土,孕育了甘肃高端白酒的典范。
这里就是甘肃滨河集团(滨河九粮液),也是此次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的目的地。
➊
走向河西走廊
早在2000多年前,一片位于中国西部、身处亚欧大陆腹地,被高原、山脉、 沙漠、草原包围的狭长区域,站在了那个时代“对外开放”的前沿——这就是河西走廊。
这是一条穿越历史的开放之路。
自西汉开始,河西走廊上就矗立着一片“国际化城市群”,武威、张掖、敦煌、酒泉为河西四郡,它们一起组建了一条跨越2000年的开放之路。
这是一条横跨世界的文化之路。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沿着河西走廊的河西四郡,其间散落着莫高窟、境内长城、锁阳城、悬泉置、玉门关、嘉峪关等六大世界文化遗产。自然的造化、文明的交汇、历史的选择,共同缔造了河西走廊的传奇。在这样的土地上,不会缺少酒的故事。
这是一条酒香弥漫的品牌之路。
实际上,河西走廊也是一条“河西酒廊”。敦煌研究院从敦煌壁画和文献里梳理了古人立夏酿酒、开设酒肆、饮美酒消夏的千年河西走廊酒文化。葡萄酒和蒸馏酒技术,也是经过河西走廊走向内地。
而滨河九粮液,便是河西走廊酒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白酒品牌代表。
从张掖到整个河西走廊,有着怎样的白酒发展史,这种历史又是如何与当地的地理相互作用,塑造了今天的滨河九粮液?
带着这些思考,好酒中国行来了。
➋
独特的滨河九粮液
以寻找、发现好酒为使命,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的每一位“对象”,都具有典型的样本价值。
那么,滨河九粮液又呈现出哪些特质?
荣誉无数的40年老民企
成立于1984年的滨河集团,至今拥有近40年的发展史,是中国白酒工业100强、甘肃工业企业60强、甘肃民营企业50强。在发展中广受政府、社会认可,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奖鼓励奖”“全国质量标杆”“国家级绿色工厂”“甘肃省优秀企业”等400多项荣誉。
在甘肃的显赫身份
2015年、2020年,滨河集团两度荣获“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是甘肃食品行业唯一一家连续两届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8年至2022年,滨河集团品牌价值一路高增,达到144.03亿元,连续5年蝉联甘肃白酒品牌价值第一名。
甘肃高端白酒典范
1994年,滨河集团旗下白酒品牌滨河九粮液诞生,成为甘肃高端白酒的代表,畅销整个甘肃市场。该品牌在历经28年、前后6代产品的升级迭代后,目前发展势头更好,作为甘肃高端白酒的代言一路高歌。
甘肃的“第五张名片”
在长久以来的品牌积淀和口碑传承中,滨河九粮液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被广大消费者广泛知晓,被本地人普遍誉为继黄河、莫高窟、牛肉面及《读者》杂志之后,甘肃的“第五张名片”。
独特的九粮工艺
滨河九粮液最为鲜明的特色,也是吸引此次好酒中国行考察的核心原因,就是企业自主开创的“九粮九轮酿造工艺”。
滨河九粮液将传统白酒酿造中使用的原料提高到了九种,包括高粱、小麦、大米、沙米、糯米、黄米、黑米、绿豆、豌豆,开创了独具风格的“九粮香型”。
而与之对应,酿造工艺也极为独特。滨河集团自主研发的“九粮九轮酿造工艺”,生产经过655道酿酒工序,360天九轮发酵,999天高温储存,这在行业中极为罕见。
“九粮九轮酿造工艺”目前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17年,该工艺被甘肃省政府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九粮九轮酿造工艺”为支撑,滨河集团开创了“九粮香型”白酒新品类,填补了陇酒没有自主香型的空白。
“河西酒廊”生态名片
滨河集团拥有广袤的自建原粮基地,占地2万亩的生态酒城,荣获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等荣誉,成为张掖乃至整个河西走廊酒文化旅游的一张生态名片。
2万亩是什么概念?约为1868个标准足球场,约19个故宫的占地面积。
滨河集团还拥有巨大的生态屏障——共治理荒滩16600多亩。其中,农业用地10100亩,生态林业(珍稀植物)用地3000亩。
林业用地中,拥有131万株青海云杉、285万株樟子松、143万株祁连圆柏、35万株油松、100万株新疆杨、150万株垂柳、50万株沙枣等树木,既解决了白酒生产部分原材料的自给和后续产业开发的原料储备,又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➌
顶流专家团来了
每一次,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专家顾问的阵容,总是备受关注。
这是因为,专家顾问成员并非只是来自于酒行业,而是来自于自然、历史、地理、科学、文化等不同领域。不同智慧的交流,往往能够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这一次滨河九粮液站,考察阵容呈现高规格。其中有读者们熟悉的老朋友,比如:
专注于白酒酿造品质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全国白酒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宋全厚;
对中国各类文化有极大研究,且妙语连珠、总是金句频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专注于洞察白酒产业、产区、品牌发展趋势的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秦书尧;
对酿酒原粮有着深入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北忠;
对历史地理长期研究,对酿酒地理有独到见解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张百平;
上述几位,对于长期关注好酒中国行的读者来说,已经非常熟悉。
而这一次,顾问团再添两位实力大咖,他们分别是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王乃昂,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青。
作为团队“新人”,王乃昂所长和杨永青教授,将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开启他们在好酒中国行活动上的“首秀”,他们的视角和观点,值得期待。
此外,在此次科学考察过程中,还将有多位来自张掖本地的文化、地理方面的研究学者,在作为考察向导的同时,他们也将呈现精彩的思考与分享。
在为期3天的科学考察中,专家顾问们除了走进滨河酒厂,还将深入走进张掖博物馆、民乐博物馆、民乐东灰山遗址、河西粮仓、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等其中部分场景,实地探秘它们与滨河九粮液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
专家顾问们将从地理、历史、生态、品质、文化等多个维度,挖掘调研,探寻属于滨河九粮液的好酒密码,并将最后的考察成果和意见,进行发布。
他们对滨河九粮液将有怎样的印象,又将会给予哪些精彩的点评?敬请期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