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反弹期即将到来?“酒业迪士尼”将成为文化制高点?和君咨询这场“酒业大会”信息量爆表中国酒业

面对白酒新一轮调整期,酒企如何应对挑战?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探寻品类破局新路径······这些事关酒业生存发展的焦点话题,都可在这场会议上得以窥见······

8月5日,以“求真务实 聚力前进”为主题的和君酒水事业部年中会议暨和君第二届私享论坛在江西会昌·和君小镇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酒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酒业新周期下的新机遇。

面对白酒新一轮调整期,酒企如何对挑战?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探寻品类破局新路径?更长时间维度下,中国酒业将走向何方?这些事关酒业生存发展的焦点话题,都可在这场会议上得以窥见。

“2023年白酒业规模将突破7500亿,触底反弹期即将到来。”和君咨询副总经理、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对于新周期内白酒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为下半年白酒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酒业发展趋势研判,酒企的新机遇在哪?

会议伊始,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以“新业态、新思路、新征程”为主题发表了致辞。他认为自2019年至2023年以来,酒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度变化,产能优化、品质升级、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等已经成为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但是,产业矛盾积累需要缓解,发展不平衡需要缓冲,产业自身问题需要消化,集中化发展、结构性增长已然成为2023年中国酒业的新业态。酒业厂商应密切关注消费、文化及人群的转变,锁定目标,共寻中国酒业新思路。酒类产业更需要整合优质资源,汇聚智慧,形成合力。中国酒业只有全方位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取得产业的长足发展,实现基业长青。

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刘旭对上半年酒业的发展及资本并购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建议。2023年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利润总额减少16.7%。排名靠前的白酒企业,上半年利润基本上可实现两位数增长。品牌集中度提高趋势进一步显现,产业链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明显加强。

同时,他也列举了酒类行业投融资的部分数据。2019年至2021年,酒类行业投融资事件有122起,其中,2022年59起,但2023上半年仅有13起,投资并购下降很明显。珍酒李渡是轻工消费品行业2023年上半年最大IPO融资额。数字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从前年开始,消费类投资机构募资压力加大,早期投融资事件数量和平均额度逐年下降,资本的出手变得越发谨慎;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张,会通过产业投资方式入股或并购优质项目,弥补创新和品类的短板,尤其国有控股企业会更为积极。未来产业投资会加快,重点产业集群的投资还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他建议企业要关注产业政策的调整,目前核心工作要做好渠道动销,同时在渠道方面要关注兴趣电商的崛起、一人经济的发展、即时零售、近场小业态。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新的发展形势,对酒业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和君咨询董事长王丰从更宏大的全球经济发展视野,对中国酒业所处的发展进程与产业环境、企业环境关系进行了分析。

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以《和君咨询对酒业发展的预判、机会与应对分析》为主题,分享了新周期内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李振江判断,2023年,预计白酒业规模将突破7500亿、酱酒持续领跑接近2500亿、清香复苏突破1000亿。葡萄酒维持现有规模不变,国产酒比例继续提高,黄酒保持百亿规模,触底反弹期到来。同时,四川、贵州两大核心产区龙头地位确立,多个特色产区星罗密布,专业化向特色化转变基本完成,下一阶段的方向是文娱化产区建设,“酒业迪士尼”的出现将成为新的行业文化制高点。

“白酒行业没有香型之争,只有好坏之争。”在李振江看来,以品质升级为前提的工艺提升、迭代与创新,战略位置将变高;科技赋能具有前瞻性,技术研发的军备竞赛,将整体提升行业品质水准。

价格方面,消费升级与降级的分化速度加快,100-600元价格带极其活跃,规模将突破白酒行业的60%,是多数企业竞争的最大市场;1000元以上价格带会有新领袖、新品牌、新品类出现。

最后,李振江表示:“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一直前行。”倡导酒企要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产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当下,保持战略定力,同时,以务实奋进的积极心态保持着求变勇于面对市场的竞争。

五场巅峰对话,业界大咖纵论酒业发展新未来

8月5日下午,在高峰论坛环节,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组织了5场高规格的对话,内容涵盖结构增长、创新模式、品类破局、区域名酒、贵州名酒复苏等方面。行业大咖纷纷登台,共同对2023年酒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应对方法展开了探讨。

在《拥抱结构增长新机遇》主题论坛中,五粮液(172.360, -3.95, -2.24%)浓香酒公司工会主席唐玉林表示,从2016年到目前,规上企业减少了40%,产量减少了一半,但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提高到1.08倍和2.76倍,这种结构性增长的趋势将长期保持。这种集中化趋势在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中已体现得非常明显,19家白酒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814.19亿元,净利润700.61亿元。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行业从业者需要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找到属于企业自己的定位,锚定方向后坚持并茁壮成长。

上海贵酒总裁鄢克亚认为,中国白酒一定会往更高阶的水平发展,酱香型白酒依然是确定性市场。要站在历史长周期来看酱香型白酒,用世界一流的消费品品牌运营理念高质量经营白酒。上海贵酒坚持差异化品牌定位,希望以创新之力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在《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主题论坛中,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向阳从模式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市场的推广与传播,不是简单的打广告,一定要有差异化,有深厚文化、有故事、有底蕴、口碑好才能形成消费者“美美与共”的体验。同时,白酒的科技创新需要持久地坚持,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对此,论坛主持人、华夏酒报社社长、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吴贤国表示赞同,他表示,创新是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强调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科技创新与赋能、健康和品质导向等,白酒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的规上企业从2016年的400多家下降到了现在的不足百家,葡萄酒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寻找品类破局新路径》主题论坛中,论坛主持人、常春藤葡萄酒市场研究机构创始人、总经理张建生表示,中国葡萄酒在品类创新上仍有不足之处,这方面要向白酒企业学习。此外,国产葡萄酒消费场景培育要做好三个维度工作:一是消费群体需求的满足,二是消费能力提升要与好的品质相匹配,三是注重消费场景的改变。

会稽山(11.670, -0.60, -4.89%)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祖康认为,未来酒业发展的增长点在低度酒,并建议各大白酒企业提前布局低度酒。贵州茅台(1834.000, -41.00, -2.19%)集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邝英则表示,到2025年,低度酒市场将近有800亿的市场规模,预调酒有15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

在《展望区域名酒新周期》的主题论坛中,承德酒业协会理事长刘磊斌表示,承德地区酒企众多但发展不均衡,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酒企面临较大挑战。从酒协的角度来说,将加强产区建设,为区域酒企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内蒙古蒙古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国义认为,当下阶段,中小企业应集中力量做好区域市场,通过品类、渠道以及营销手段的创新,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稳步向外进行拓展。

此外,专家表示,区域名酒现阶段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名酒向下游拓展的压力,二是酱酒全国化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全国化名酒品牌高质量发展与酒商低质量的生存形成一个矛盾,区域酒企应该利用这个机遇完成自身的升级,抓住机遇汇集流量。

在《迎接贵州名酒复兴新发展》主题论坛中,嘉宾表示,贵州的老名酒企业需要做好四点工作:一是顺势而为,老名酒的复兴一定不是香型之争,在时代发展大浪潮中,要顺势而为,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要做什么产品;二是做好人才储备,未来老名酒复兴才能有的放矢;三是贵州老名酒在注重文化的溯源共享、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要进行创新;四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酒企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通过努力,才能勇于面对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贵州老名酒才能以最佳状态“拥抱未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3054.html

      
上一篇 2023-08-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