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共享经济都开始悄悄涨价了单车

就拿杭州来说,好歹也都是一个地方,没想到在西湖边相隔仅5分钟的路程,价格能贵个三倍。

更夸张的还是打工人赶路必备的共享单车。

从起步价到月卡到消费时长,主打一个全面涨价。

稍微骑个15分钟就要1块5,对比上海连跨闵行、长宁、静安、黄浦四区只需2块钱的71路公交车表示自己真是弱爆了。

这些曾经因便宜著称的共享经济们,怎么突然就变了样了呢。

01

让我们先从共享单车说起

我最早知道共享单车的概念应该是在读大学的时候。

从最早一家独大的小黄车,到摩拜单车,再到青桔单车、美团单车...

但对于我来说,什么品牌不重要,哪家便宜才是王道。

记得最开始因为每个平台都想尽可能多招揽新用户,折扣力度非常大。

0.5元半小时的起步价,加上办30天包月卡,优惠后最低价格只要0.8元。

即使后面有所涨价,也能在10块内的价格拿下。

而现在。

以上海为例,不仅起步价涨至1.5元,各单车平台的时长计费还不太一样。

最高的青桔单车,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1.5元,而此后每10分钟就要收费1元。

算下来,骑行1小时就要花费6.5元。

这可比公交车贵了好几倍,关键这共享单车还得靠我自己脚蹬呢。

我们再来看看单车的月卡价格调整。

在月卡上青桔单车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反倒是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

涨价最高达到50%。

就好比美团单车的90天月卡,从原来的60元涨至现在不打折情况下的90元,相当于一年下来花费就是360元。

要知道一辆ofo单车的售价也就在300多块。

当然,无论是单次的起步价还是月卡,本质上也都还是放在平台明面最容易被客户感知到的。

而还有一些潜在价格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扣吓一跳。

比如停车调度费。

虽然最初平台的本意是为了规范停车而增加了停车调度。

但是现实中要么因为软件定位不准,要么废了老大劲骑到区内了还显示不在停车P点。

骑车5分钟,停车就得3分钟,调度费还在5元/次(按距离远近,调度费有所不同),放在以前都够买一个月的单车月卡了。

02

街边随手一借的共享充电宝也在涨

说实话以前我还蛮喜欢用共享充电宝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没电会死星人来说。

一个在街边就能救急让手机满电的共享充电宝,实在是太有安全感了。

直到不久前我收到这样一张订单。

两小时不到,花了我整整10块钱。

并且在计费单上还明确写出了5元/小时,封顶99元。

而这并非个例,对比最开始普遍的共享充电宝价格是0.5元-1元/每小时,不少公司还推出过“一分钱充电一小时”的活动。

现在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共享充电宝都在涨价。

数据整理自:时代数据、根据媒体实地调查不完全统计。

并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商户还会区别定制价格。

在一些高档写字楼、热门景区、商场等地,价格高达6元至10元每小时。

相较最早5毛/小时,现在的价格翻涨了近20倍。

大家可别小瞧这几块钱的收益。

对于一些位于热门商圈的商家来说,就好比这样一家在杭州西湖xx广场的中档餐饮店老板。

啥事不用做,单靠店门口小小一个充电宝,一个月的营收就有超2000元。

而除了费用飞涨,更让人糟心的是现在的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体验。

一方面,我原称之为龟速充电。

前段时间不少小伙伴表示一小时自己的手机只能充电30%左右,这不已经有人在杭州人流量较大的凤起路做起了小实验

数据整理自:潮新闻

还真没冤枉它,不少充电宝充20%的电都要约半小时。

充电的时间延长了,不也就相当于间接涨价么。

此外,另一方面你以为在街边借到充电宝就完了吗。

更难的是充电宝带来的归还焦虑。

不少小伙伴为了不超出1小时的计费标准,甚至提前设置了59分钟的归还闹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街头版速度与激情。

结果气喘吁吁还了充电宝,一看扣费标准。

得,晚了25秒,还得是按照2小时8元计费。

而不仅是日常跟我们更紧密联系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

03

共享充电桩、共享雨伞,都在悄悄涨价

我们先来看看共享充电桩。

我想不少小伙伴当初投入新能源汽车怀抱的一大原因,就是看中了电车比油车更便宜。

而如今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充电费用上涨的情况。

就拿上海来说。

据橙柿互动报道,近日上海的公共充电桩充电开始分时段涨价了,尤其中午后上涨幅度比较大。

有的涨了六七毛钱,以前1.15元,现在涨到2.05元。

至于为什么会涨价,一来也是因为现在正值夏季用电高峰,因此不少充电桩都在分时段调整电费。

以特来电app的充电标准为例。

数据整理自:特来电app8月4日,实际价格以结算为准

可以看到根据不同时段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将24小时分成高峰、低谷、平段等时段。

最高的时段还是在中午尖峰时段12:00-14:00之间,充电单价为2元/度。

用电价格较平谷时段电价上浮约54%。

第二,也是因为第三方的服务费差异。

我对比了两家充电平台的服务费,可以看出不仅平台间不同。

就连统一平台的服务费都可能分时段收费,在0.2-0.6元/度不等。

而之所以平台间会调整服务费,或许也和如今充电桩的爆发式增长有关。

2015年至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不到10万台增长至521万台,年均增长超过70万台。

数量多了,各平台之间自然也就有了竞争。

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大家单价卷得太低,难以保证利润,现在要涨价才能赚到钱的关键原因了吧。

再来看一个,共享雨伞。

作为下雨天才拿来应急用的共享雨伞,这应该是共享经济里大家不太常接触的一类。

这些共享雨伞们,一般都分布在地铁、公交站、或是商区便利店等。

其实真要说起来,从早起收费1元/小时到部分收费每小时3元,单就租借收费涨价,到也还好。

这货最bug的点就在于使用完后比充电宝还难归还。

如果超出归还时间,不少商家就会直接默认为用户把伞买下来。

费用直接从最初借伞押金中扣除,押金19、30块都有,而一把共享雨伞的成本大概也就在20元左右。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桩、还有共享雨伞。

为什么这些本该是便宜共享的东西都在涨价?

04

涨价的背后是大量的亏损

现在回想起来,从2016年共享经济快速崛起,到后面的遍地开花。

共享经济这几年确实称得上是划时代的产物。

我至今都还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知道花5毛钱,就能在马路牙子上随便骑上一辆自行车的惊艳。

5毛钱的价格,可能连一根雪糕都买不到。

曾经的共享经济可不就是靠着优惠和低价在迅速占领市场。

尤其是伴随后期大量竞争对手入场,比的就是谁先抢得客户的心。

但是后来当企业开始想要盈利的时候,发现本身就没怎么赚到钱。

共享单车方面,根据哈啰出行招股书。

数据整理自:哈啰出行招股书

2018-2020年哈啰出行都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而要说其中最有代表的,还要数小黄ofo了。

前段时间我还看见有消息称ofo创始人戴威赴美创业开咖啡店去了,当然咖啡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欠我的199块押金拿什么还?

据说目前ofo还有15亿押金没有还,全国1600万人都还在等着ofo退押金呢。

企业亏本不说,甚至后期的运营成本还在增加。

我想日常大家对这样的画面一定不陌生。

街道上四处停放的共享单车,经常需要大量的人员去维护。

据ofo数据统计表明,每辆共享单车每天日常运维和折旧成本大概为2元。

假设在城市投放5万辆共享单车,一年的运维成本就能高达上千万元。

高成本的运营费,加上前期巨量的单车投放。

造成了非常多的资源浪费。

一来企业赚不到钱,二来还要继续负责后期大量的运营开销。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共享经济都在涨价了。

那么各位面对现在共享经济的大量涨价,你还愿意掏钱包使用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2457.html

      
上一篇 2023-08-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