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园区经济是观察中国经济景气度的重要风向标,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主要窗口。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那么,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产业地产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将何去何从?8月8日,在观点机构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等联合主办的2023博鳌房地产论坛期间,金地威新产业(55.560, 0.14, 0.25%)研究院院长葛培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分享了对于产业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见解。
葛培健认为,随着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多地再次重申制造业立市,深圳、广州、天津等地均提出“产业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上海连续三年推介三批共53个市级特色主题园区。
“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产业园区由原先的‘空间提供商’‘时间合伙人’,发展成为‘生态耕耘者’。”
在葛培健看来,顶层战略下,特色化、主题化、专业化的园区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首选。新变局下存在新机遇,影响产业地产未来四类开发运营模式。
机遇一是数实融合,园区管理模式面临迭代转型。数实融合被认为是我国弯道超车的发力点,我国已初步构建起先进完备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实现了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机遇二是存量时代,运营模式面临战略转型。企业正从“承接中小企业园区开发建设”到“为区域招商引资+综合运营创造生态,进而促进增量发展”的演变。对园区运营能力更是提出了“产业主题化+产品定制化+管理精细化”的新要求。
机遇三是双碳时代,建造模式面临倒逼转型。产业园区碳排放量高已成为制约双碳目标达成的既成事实。打造低碳园区不仅是企业ESG的体现,更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标志。多样化的运营收入,也是产业园区未来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
机遇四是资管时代,商业模式面临创新转型。REITS市场加速扩容,赋予园区运营和资本的属性,产业园基金也成为发力点。
截至今年5月30日,产业园区REITs总市值165亿元,占产权类REITs市值比重50%。产业园区基金成为发力点,通过“资本+资源+资产”实现良性循环。
尽管有着不错前景和机遇,但产业地产行业仍处在弱周期内,面临两大失衡:政府热与市场冷的失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失衡。弱周期逆境中,产业地产面临结构性分化。
葛培健指出,中国的产业园区已进入了“全面内卷时代”,具体体现在三个“端”,即“政府端”“土地端”和“开发端”。
政府端“卷”招商。各地政府纷纷组团外出招商,不光是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也加入了“外出招商”的队伍。今年5月,据新华社报道,部分地方政府为争夺项目加码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业,“招商内卷”有着抬头之势。超过50%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力生物医药产业。
葛培健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同质化的竞争背后是“政策加码”“产业同质化”,对地方政府而言,“短期眼光”明显,对全国产业合理规划、分布、有序竞争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土地端“卷”增量。珠海全市将在今明两年新增100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深圳将连续5年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空间,东莞将在5年时间内建设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年内有望重返10亿平方米以内。土地政策推出超预期的增量空间。
开发端“卷”模式。新的开发主体携新的商业模式入局,而政策对一二级市场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叠加传统地产行业下滑趋势,以园区运营和轻资产为代表的三级开发市场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身处弱周期,金地威新将逆势打磨内功,不畏波动,坚守长期而正确的事情。”葛培健表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0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