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或“致癌”?长轻营养食疗:应当科学健康地摄入糖分致癌性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IARC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使得这种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人工代糖陷入了“致癌”风波中,一时人心惶惶,甚至“谈糖色变”。

据悉,阿斯巴甜被发现于1965年,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因其甜度高、热量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加工,并主要添加在冷饮制品、无糖饮料、保健用品等中,许多糖尿病患者和抗糖人士都将其视为糖的替代品。阿斯巴甜此次“致癌”事件可谓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各行各业议论纷纷。那么,阿斯巴甜“致癌”一说到底由何而来?要如何正确看待糖及代糖呢?代糖、甜味剂还能吃吗?长轻营养食疗首席营养师高丽萍就为大家一一解惑。

斯巴甜“致癌”一说

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公告,对于阿斯巴甜的评估是由IARC和JECFA经过审查一系列现有的科学文献和数据而得出的,并将其划分为可能对人类致癌。该分类是IARC将对人体是否有致癌性的试剂进行评级,分为致癌性的(第1级)、很可能是致癌的(第2A级)、可能是致癌的(第2B级),不能归类为致癌性的(第3级)和很可能不是致癌性的(第4级)。

值得一提的是,致癌物的评级并不完全等同于其风险程度,很多常见的食品,包括烟草、酒精、槟榔等都是1级致癌物,但我们仍可正常消费食用。而自被发现以来,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问题就备受争议,一直是科学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焦点,学界内部也没有统一定论。虽然有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其潜藏的致癌性,但有关阿斯巴甜致癌和其他健康影响的现有证据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出于安全考虑,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阿斯巴甜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上限为40mg/kg,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批准阿斯巴甜可用于冷冻饮品、口香糖、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等,并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3g/kg~10.0g/kg。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后也表示,在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下使用阿斯巴甜,是可以保障其安全性的,消费者们无需过多担心。

正确认识糖及代糖的作用

众所周知,糖类与蛋白质、脂肪共称为三大供能物质,是人体必须的能量来源,能够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摄入糖分能够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是其他的食物无可取代的。然而,糖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摄入非但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反而会损害身体,长期以往还可能加剧皮肤老化,诱发糖尿病,损害肝脏、肾功能等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需要限糖的人群来说,在想摄入甜味食物时,便会选择一些标榜为“无糖”的食品,这类食品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但通常会添加代糖——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在提供甜味的同时,减少热量摄入,也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代糖分为可产生热量的营养性代糖和基本无热量的非营养性代糖,后者又可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种,阿斯巴甜便属于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

代糖之所以存在,旨在让消费者无顾虑、无负担地享受甜味,但随着人们对代糖的认知逐渐加深,也发现了种种危害:代糖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食用过多可能会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肠胃消化负担,影响人们的代谢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科学健康地摄入糖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健康地摄入糖分呢?长轻营养食疗首席营养师高丽萍指出,很多人其实都存在一个饮食误区,觉得需要定期摄入糖分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在日常膳食中所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就已足够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需额外补糖。

如果想要食用甜品,根据现有的营养标准,长轻营养食疗首席营养师高丽萍建议成年人一天最好摄入不超过25g糖。以水果做参照来说,成年人每天可食用一至两个拳头的水果,大致为200~350克。而对于有糖尿病等疾病、需要控糖限糖的人群来说,在选择无糖食品时,最好留意一下食品配料表,尽量选择添加天然代糖的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大多数人对代糖的代谢能力正常,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有害代谢产物,但代糖始终是由化学方法合成制作的,长期食用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长轻营养食疗首席营养师高丽萍表示,消费者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含有甜味剂的产品。平日饮食时可遵循“211饮食法则”,即每餐摄入的蔬菜、蛋白质、主食的体积为2:1:1,这种搭配能够给身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让我们在摄入充足营养的同时,还不易发胖。

高丽萍认为,大家对阿斯巴甜致癌性的担忧是有其道理的,但无需过多恐慌,在国家标准规范下安全使用即可。但是,从营养角度而言,还是建议大家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糖分的摄入要适当,尽量不额外添加糖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94095.html

      
上一篇 2023-07-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