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生意就落后了”
生鲜灯“禁令”发布后,市场情况如何?在数家超市、菜市场,生鲜灯的使用较为普遍,大部分出售肉类产品的商家档口前均挂有红色外壳的照明灯,且可明显看出灯光呈红色。同时,在部分水果店、海鲜店、熟食店等,北京商报记者也看到了非常规的照明灯,如水果店使用黄光、蔬菜类产品则使用偏绿的光源。
在朝阳区一家菜市场内,所有售卖肉类的商家都悬挂了红色生鲜灯。一位店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家门店使用生鲜灯已有些年头。“最开始我们都用正常的照明灯,后来市场里有店家开始用这种灯。”她边说边指了指头顶的灯具,“别人用了之后肉看起来比我们的新鲜,我们不用的话生意就落后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鲜灯并不具备保鲜作用,也无法驱赶飞虫,而是通过改变产品的呈现颜色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分辨不出产品的真实情况。多年以来,市场上的商家长期使用生鲜灯,消费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只能由“不满”转向“妥协”。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发帖表示由于商家使用生鲜灯,导致无法看出肉质是否新鲜,最后买到不新鲜的产品;也有消费者“支招”称,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使用手机闪光灯照射,以此辨别新鲜与否。
不同颜色配不同品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布了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管理办法。其中,《办法》第七条明确指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生鲜灯从生产到使用已形成完备链条,生产厂家的宣传、商家同行的推荐,都使相关店家自动配置生鲜灯。一家熟食店的店主也对记者表示,网上宣传生鲜灯说可以促进食欲、增加销售,他便也配备了生鲜灯。
在某批发平台,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大量生鲜灯相关产品,销量低单品可售出上百件,销量高的则近5000件。在一家已售4300多件生鲜灯的店铺里,生鲜灯的链接包含了10款不同颜色的灯具,据店家介绍,暖黄光效果适合水果、面包等产品,显得有光泽;暖红光适用于熟食、烧鸭、卤味等,显鲜;淡蓝光适用于水产、冰鲜等产品。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消费者已防不胜防。
实际上,迷惑消费者的障眼法行为并不利于长久经营。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表示,从商家的角度来说,使用生鲜灯造成消费者错觉,诱导消费,这种情况可以促成短期的购买行为,但却不利于商家诚信形象的树立,“商家想促进销售,要通过诚信经营、经营策略的改进来实现”。
目前,《办法》尚未正式执行,商家使用生鲜灯的行为在现阶段是否合法呢?对此,上海沪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建坤表示,尚未实施的法规不得作为法律来运用,但《办法》是对法律规定的进一步明确,《办法》是否实施,都不影响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认定。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办法》实施后,对于售卖生鲜灯还突出宣传“美颜”作用的商家来说,王建坤指出,“明知违法行为而提供帮助也有可能被行政处罚”。
“感官性状造成改变”待细化
《办法》的出台,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促进作用。文志宏表示,由于生鲜灯混淆功能明显,容易对消费者的认知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目前对生鲜灯使用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部分商家来说,用回常规灯具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虽然自家档口前挂了五六个生鲜灯,但上文提及的店主表示,对于这一规定他持支持意见。“每天看着红光做生意,我的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了。”他还透露,这些灯具价格并不便宜,将近100元/个,有的质量不好不到一年就要更换,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成本。
也有商家表示,《办法》的落地仍需要更细致的执行细节。一位连锁超市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的规定中暂未明确细节内容,如灯的色温区间数值、不同灯光使用的约束等,故对照场内的灯光设施是否合规、选择合适的设施具有一定执行难度。
不过,王建坤认为,涉及到度的问题,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具体量来规范,《办法》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辨别标准为:真实色泽等感观性状造成明显改变。“这就是说无论色温多少,只要具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即达到了违法认定的标准。”
此外,与商家端的自我约束相比,能否追溯生产厂家的相关标准也成为讨论点。“我们的灯具是从厂家处统一定制的,在进货环节,厂家已对不同的区域灯光有了相关标准,按照蔬菜、水果、肉类进行分类。”该负责人表示,“如果需要更换设施,实际上需要与厂家协商,从厂家处开始调整、改进。”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胡静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9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