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北京举行 推进跨学科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等15家学术团体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7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旨在推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研究,推进跨学科交流,开辟新的学术交流领域。
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供图
围绕传统工艺、计算机史、技术创新史、材料科学史等主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关晓武、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徐祖哲、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Per Högselius、北京科技大学潜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分别做大会报告。
在工业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和技艺消亡问题,是否保护?如何保护?关晓武在报告中回应指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面临着手工技艺僵化,产品创新度不够,与日常生产生活脱节,传承体系不健全,传承人群断代等挑战,同时也迎来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新技术的助推,以及国际方面可能出现的极大需求等,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徐祖哲表示,“两弹一星”工程和计算机紧密联接,“两弹一星”工程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制造、发射、试验、测控、故障分析,形成一个科学的整体,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Per Högselius 认为,1989-1991年之后,东欧绘制了清晰的资本主义蓝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蓝图影响到其创新体系的建设。对照近年中国创新体系崛起的经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可能孕育成功的,为独特的东欧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潜伟表示,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经历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一系列不同学科的发展、分化、重组和整合,在欧美通识教育和苏联式专才教育模式之间切换,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不断融合,学科内涵和所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科专业知识体现出从宽广到细分又从细分到综合的规律。
李晓岑指出,学校的培训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由于直接经验的削弱,民族文化和工艺传承都有所缺失,仅靠学校这一途径传承和培养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传统工艺核心价值传承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不断加强传承人的培养,让他们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大会报告后,论坛还推出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计算机史、物理学史与气象史、水利史与航运史、农业史与农业遗产、材料史与科技考古、科技创新史、军事技术史、科技传播史等专题分组报告。
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代表合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供图
据了解,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发端于2008年,每1至2年举办一次,最初名为“中国技术史论坛”,2018年更为现名。论坛旨在突破学科壁垒、增进交流,推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论坛还重视青年学者成长,并鼓励与国际学术单位或社团合作组织学术活动,邀请国外学者参与研究工作。(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9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