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生长激素,科兴制药卡位全球市场的“野心”

热门的生长激素市场,向来不缺话题性,也不缺入局的新选手。日前,这一领域又迎来一位强劲的竞争者——科兴制药。

6月27日,科兴制药的生长激素获批临床,是一款诺和诺德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的生物类似药。

大家可能会感到疑惑:诺泽是一款短效生长激素,现在大家都在做长效创新剂型,科兴这一步棋的妙处在哪呢?

如果结合科兴制药近年来一系列的出海布局来看,答案或许不难寻找。科兴制药布局短效生长激素的目的,在于依靠性价比优势,争夺全球市场。不管是美国,还是在新兴市场,当前短效生长激素依然是主流剂型。这也意味着,一款性价比更优的生长激素,始终存在着巨量的需求。

科兴制药恰恰看到了这一全球性的机会,而在其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最新研发管线中,除了此次获批临床的短效生长激素外,也布局了长效生长激素管线。同时开展生长激素短效和长效的研发,加之其2022年年底引进通化东宝的利拉鲁肽,充分体现科兴在内分泌领域已储备足够的“弹药”,为全力角逐海外市场做足准备。

这两年,不少药企在出海路上受挫,以至于很多人开始怀疑药企究竟还能不能答好这道必答题。说实话,我也是有保留意见的。但科兴制药近年来的一系列管线布局操作,让我眼前一亮。

美国市场:打破豪强垄断

一款药物,如何突出重围?其实,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价格、疗效、安全性、依从性等。

也正因此,价格更优惠而疗效不输给原研药的生物类似药,近年来成为全球药企的竞赛之道。借助生物类似药,越来越多国内药企也开始瞄准出海的机会。

这也是我看好科兴制药生长激素的原因。这款生长激素,未来有可能在美国市场成为“搅局者”。

美国是创新药天堂,利润丰厚,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不小。根据金赛药业在调研时候的说法,这一市场大概在40亿美金左右。

你可能会说,现在不是都是长效生长激素了吗?诺泽生物类似药还有生存空间?

答案是,当然有。

实际上,因为价格负担问题,美国目前也是以短效生长激素为主。根据Ascendis制药2022年年报:

Approximately 68% of commercial patients and approximately 63% of Medicaid patients received daily growth hormone treatment, whereas approximately 32% of commercial patients and approximately 37% of Medicaid patients were untreated.

翻译过来就是说,约68%的商业患者和约63%的医疗补助患者接受了每日生长激素治疗,而约32%的商业患者和约37%的医疗援患者未接受治疗。所以,短效生长激素在美国还是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更重要的是,美国生长激素市场竞争格局还非常不错,当前主要是被诺和诺德、辉瑞、礼来、山德士、默克和罗氏主导。这些巨头目标一致,价格战略颇为默契,这使得美国生长激素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情况下,市场和监管必然期待着搅局者的早日出现。如果科兴制药能够抓住机会,把诺泽生物类似药打入美国市场,或许会有不菲的收获。

当然,除了美国市场,诺泽生物类似药在新兴市场的机遇也颇为可观。

新兴国家:蓝海市场卡位战

蓬勃的经济增长动力、巨大的市场缺口、不断优化的政策,种种因素叠加,使得新兴国家市场已经成为国内药企的下一个淘金地。

从市场规模来看,新兴市场的确是片蓝海。以东南亚为例,这里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有着越来越强的支付能力。有数据显示,到2022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将有5000万人步入中产阶级行列。

而东南亚同样有着“鸡娃”传统,这里正在成为生长激素的掘金之地。如下图所示,近年来东南亚是全球生长激素需求增速最高的市场之一。

布局生长激素,科兴制药卡位全球市场的“野心”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根据专注于医疗保健的市场研究公司insights10的研究报告,作为东盟消费需求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潜在生长激素市场需求规模,达到了10亿美金。

这也正是科兴制药的机会。

首先,这些国家目前都是短效生长激素为主。因为,诺和诺德的长效生长激素目前只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批上市。

辉瑞和OPKO Health合作的长效生长激素覆盖范围更广,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西等区域已经上市,但也没有完成对东南亚等新兴国家的覆盖。

所以,科兴制药的诺泽类似药十分契合东南亚市场的需求。

其次,这里恰恰是科兴制药的能力圈范围。因为东盟医药市场,是科兴制药海外最早布局的市场之一,公司已经在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市场深耕十余年。

目前,科兴制药的核心策略之一,也是将中国优秀的生物类似药推广到新兴市场,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而从合作对象来看,科兴制药在海外的能力也受到了国内药企的认可。毕竟,科兴制药的曲妥珠单抗引进自中国生物制药的核心企业正大天晴,得到了大药厂的背书。

综合来看,科兴制药的诺泽类似药虽是一款短效生长激素,但却有“上可攻欧美发达市场、下可打新兴市场”的潜力。其通过诺泽类似药在海外打开市场后,无疑也会为其长效生长激素日后出海做厚铺垫。

科兴制药的出海野心

在生长激素市场的布局,也让我进一步窥探了科兴制药的出海野心:在代谢疾病领域“做厚”。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引进了诺和诺德另一款拳头产品——利拉鲁肽的类似药。而前不久中美华东申报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这对于科兴制药来说是一重大利好,至少在利拉鲁肽这款产品上,或许未来还有开辟减肥赛道的可能性。

科兴制药在代谢疾病领域的重大跃进,不让人意外,通过长短效管线的协同效应,会进一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增强出海信心。

实际上,不仅是在代谢疾病领域,在肿瘤领域,科兴制药的布局也是如此,不断做深做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此前,公司在乳腺癌领域连续引进了曲妥珠单抗、奈拉替尼两款HER2 “硬通货”,目的就在于此。

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胃癌具有统治性地位。比如,其与各大药物形成联合疗法,覆盖HER2阳性乳腺癌全线治疗。

而奈拉替尼作为一款小分子药物,在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针对脑转移的末线患者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曲妥珠单抗、奈拉替尼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覆盖HER2乳腺癌患者的全线人群,给患者带来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构建更强的竞争力。

过去,由于出海布局尚在早期,我们并不能窥探科兴制药海外战略的全貌。如今,当科兴制药打造起矩阵式管线,已经具备问鼎海外市场的可能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兴制药的深谋远虑。

我想,这大概就是长期主义吧。2023年,科兴制药还在加大研发投入,包括干扰素吸入溶液、长效GC、新冠特效药shen26胶囊等核心管线的临床均在稳步推进。

做深做广,生态突围,这是科兴制药出海掘金的硬逻辑。回答好出海这道题后,科兴制药也将持续突破自身天花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84759.html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