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脖子的淤痕是什么情况

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今天来聊聊一篇关于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巴厘岛杀妻骗保,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

1、 想必大家现在对于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方面的信息都是比较想了解的吧,那么针对于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方面的信息,小西自然是收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信息,那么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下面小西为大家收集到与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相关的信息吧。

2、5月1日,一对情侣在巴厘岛酒店内遇害,遇害原因众说纷纭。

3、结合目前报道信息和当地警方的表述,法医和刑侦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此案受关注度高,个人觉得,主要原因:

1、是信息不对称,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都是“引据”,引据当地媒体报道或者国内媒体引据当地媒体报道后的再次合成表述;2、受害者是年轻情侣,从生前情况看有一定财富;3、案发地点为较密闭的场所(酒店走廊及房间内)。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密室杀人”,容易让人更有想象空间,各种说法猜测喧嚣而来。

前天,某知名博主写了分析,上了热搜。后面还写了一条“心得”。

昨天网上,还有读者曝出男性死者李某是币圈人士,怀疑遭到投资失败者的“仇杀”。该博主今早在互动时,还做了肯定回复(此前该博主对此又做了相关分析)。

要指出的是,“币圈”一说法,并没得到确认。

这样的“密室”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导致出现如此惨烈的现场?结合目前媒体报道信息和当地警方的表述,我请教了几名资深法医和刑侦专家,和大家一起分析。

一、监控问题

一般案件发生后,警方调取周边监控查看案发现场是不可或缺的调查手段。

现在大家主要在讨论到底有没有第三人?如果在监控中最终发现有第三人,且形迹可疑,那么自然可能是他杀。

一般,酒店走廊有监控摄像头,像涉事的是五星级酒店,监控系统会更加严密,哪怕是走廊尽头等死角也会安装。

要指出的是,从目前国内媒体转述的当地警方表述中,其实并没有讲到走廊以外的监控情况。

目前当地媒体涉及到监控资料的,只有事发大致经过:

酒店监视器画面显示:

4月30日晚上8:06左右,女孩程某一人先到酒店登记入住。

5月1日凌晨0:17左右,男孩李某抵达酒店大堂,在沙发上坐了会。

0:19,程某下楼后,他与程某两人随后一起进入房间。

0:50左右,李某离开房间一段时间,后再次返回。不久,该房间订购了酒店的食物。

0:50:10左右,李某走出自己房间,在门外停留,往隔壁房间看了看,7秒后后,0:50:17他返回了自己房间(也有媒体报道说李某走出房间后绕了一圈,似乎不认识房间了)。

酒店员工在1点15分左右将食物送入房内。

员工在1:17左右(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服务员1:17分进入,待了一段时间)离开。

5月1日6点32分,监视器画面显示,李某从房间爬出,四肢着地,身上带血。

6:55分,李某在走廊上去世。

有网友说,该酒店绿植茂密,可能凶手藏匿在绿植中,伺机作案。

刑侦专家分析说,酒店监控是一个系统体系,不是单独的几个点位才有,如果凶手潜入或者潜伏,势必有进来或者出去的迹象。

在国内,如果发生命案,进出口监控乃至周边监控,警方都会一一调查、排查,从时空关系看,案发时段前后经过的人都有可疑,需要结合进一步调查才能排除嫌疑。

二、女孩伤势

此前国内媒体转述当地媒体报道提到,当地警方在现场发现,小伙李某被发现仰卧于酒店走廊上,脖子、左腿上有伤口。女孩程某则被发现浴缸里,颈部被一条布围着,脖子上有被缠绕过的伤口痕迹。

另据印尼当地媒体最新报道,法医对两名死者进行了尸检。法医方负责人Ngoerah Dudut Rustyadi表示:在男孩的尸体上,左右两侧都发现了开放性的伤口,长度大概有11-12厘米。此外,女孩的背部有几处伤口,左右手有割伤,另外还有几处小擦伤,另外身上还发现了瘀伤和擦伤,额头上有瘀伤,右手和腿上也有伤,脖子上环绕了一圈淤青。我们先来分析女孩伤势情况。

从脖子的淤痕来说,可能是脖子被勒导致的伤痕,当地法医说法也称“应该是勒痕”。资深法医说,这一伤势,一般应该是他人形成的,但还要结合其他伤势来进一步分析。

再看女孩身上其他伤势,比如女孩口鼻冒出白色泡沫,这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

资深法医说,这是因为人没死亡前,还在呼吸,肺部功能还是很活跃的,随着呼吸吸入水后,随着渐渐死亡,呼吸停止,导致口鼻出现了“蕈样泡沫”,女孩口鼻冒泡沫属于这种情况。但要做进一步尸体解剖来鉴定,比如可以检验肺内有没有硅藻或者矿物质等。

在一起前夫杀前妻案中,前夫把前妻骗到河边,趁着女方不注意,把她推下了河,掉入河中的时候,女方其实还没死亡,她在河中挣扎,随着呼吸吸入了河里的硅藻,最后法医通过解剖在女方肺内发现了硅藻。

那如果浴缸里的水和河里的水不一样,没有硅藻呢?

资深法医说,通过解剖,可以发现其他物质,比如前述提到的矿物质等。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女孩左胸和左臂下均发现有水泡。昨天还有网友说那是电击伤。

资深法医明确说,水泡肯定不是电击伤。如果是电击,人被瞬间电流击倒,局部温度很高导致皮肤会出现焦化,身体表面会留下灼伤痕迹,通常是呈现发焦状态的,有点发黑,但“没有炭化这么严重”。

为什么会有水泡呢?资深法医说,只要水温高于人体表皮体温(一般是36-37℃),长时间接触,都会烫伤,形成水泡。像我们冬天用热水袋,常常有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烫伤了,这就是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导致的慢性烫伤,像冬天紧贴皮肤的热水袋、暖宝宝啊、USB充电的取暖炉子,都可能会发生。

女孩身上出现的水泡,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女孩被高温的水比如滚水烫到,另一种可能是女孩躺在浴缸里长期在一个位置,这也是因为长时间接触到热水(非滚水)后导致的烫伤。人刚刚死亡后,皮肤还是柔软的,也会发生低温烫伤。

此外,当地媒体报道说,当地警方在女孩胃内发现了大量液体,正在进一步毒化检验。

资深法医说,通过胃内容物检验鉴定,可以来确定死亡时间。他分析,胃内有液体,也可能是女孩生前喝的东西等,但如喝酒,液体量不会很多,也可能是溺水时,“喝入”了浴缸的水。

另外,目前关于女孩躺在浴缸的说法也有多处不一,有的提到浴缸里放满了水,有的则没提到。据分析,浴缸有水,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服务员发现女孩死亡后,关闭了笼头,让水留着;浴缸原本就有水。

浴缸没水,服务员把水塞拔了。也有可能是杀害女孩的凶手等其他原因导致,这要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和调查来分析。

从目前信息看,女孩应系被害。

三、男孩的伤势

据媒体报道,男孩尸体上,左右两侧都发现了开放性伤口,长度大概有11-12厘米,此外,其背部也有几处伤口,左右手有割伤,另外还有几处小擦伤。

媒体还有一种表述是:男孩脖子左右侧、手背和右脚、左脚等处有开放性伤口,两侧有约11至12厘米长的伤口。但目前报道里,印尼当地警观点表述是这样的:上述伤可能是利器导致,但尚不确认是他人还是自己造成的。从这个意思表面看,这样的伤势,也可能是男孩自己伤到的。

网友对此说法觉得不合理:男孩背部的伤,自己怎么形成。但其实,当地警方表述上并没有问题。资深法医认为,背部的伤的确自己也可以戳到,关键是看什么部位,“只要是手够得着的地方都有可能”。但具体部位这点,印尼当地警方并没公布,或者说目前国内媒体引据的信息不全。

网友还提出“互杀”不可能,是因为女孩没这么大力气。

这其实,是不科学的。人在危急关头,都有爆发的潜能。所以,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男孩身上的“锐器伤”,从目前报道看,并没有提及到深度(一些自媒体所称的3-6厘米深,没有相关信息确认,故不在讨论范围内)。资深法医说,一般通过观察创口情况,对怎么形成的刀伤会有个大致分析,比如割伤一般会浅一点,如果是砍伤则要深,有点像剁开的状态,但最后还是需要进一步做检验鉴定,比如通过解剖,进一步分析到底是什么伤。

四、男孩身上有水泡?

因为也有媒体报道,是男孩胸口和手臂出现了水泡,所以我们假设是男孩身上出现了水泡,请资深法医来分析。

“这很难解释”。资深法医说,一般,人死亡后,尸斑会在半小时左右慢慢开始形成,在死亡1-3小时后,逐渐形成尸僵。一般,春秋,大约24小时后,开始出现腐败。因为印尼当地温度较高,可能时间会更快一点。“水泡”现象,则是表明尸体出现了腐败。

但案发当天5月1日6:55分男孩死亡,发生在走廊公共区域,当地警方发现和勘查现场应该都是及时的。

从当地通报时间看,警方是在7:30左右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并确认死亡情况的。

所以从上述分析看,男孩身上出现水泡现象不太可能。推断可能是国内有部分媒体报道时出现了“失误”。更倾向于是女孩身上发现有水泡。

五、完全排除了盗窃嫌疑吗?

此外,据媒体报道,当地警方说,两名死者的私人物品并未丢失,一些贵重的物品仍在房间。

刑侦专家分析警方表述认为,贵重物品仍在房间,并不代表没有入室盗窃的可能。有这个情况出现,有可能是盗窃不成杀人后逃走;也有可能当地警方还没查到财物情况。

即便是网友猜测的虚拟财物,网上转账,也都是有迹可循,有记录可查的。这就需要当地警方进一步对两名死者生前使用的电子设备等进行电子物证等方面的调查。

但从目前当地媒体报道情况看,其实当地警方目前无法断定两人是自杀还是被谋杀。当地警方也并没有完全排除盗窃一说。所以他们对证人进行审查,并调查在事发现场发现的闭路电视录像等证据。

在媒体报道中,当地警方也只是说,受害者的私人物品都在酒店房间内,没有丢失。所以这个我认为是国内有媒体在转述当地媒体报道时做了“提炼”。

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

法医刑侦专家谈巴厘岛凶案,以上就是巴厘岛凶案的全部内容,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83387.html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 2023-07-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