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财经: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提前,电力投资机遇凸显

顶点财经: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提前,电力投资机遇凸显

随着气温上升,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电力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一、新基建产业链解析

新基建是与传统基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7大产业方向: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

顶点财经: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提前,电力投资机遇凸显

“新基建”将会构建支撑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基础网络,给中国的新经济带来巨大的加速度,同时也会带动形成短期及长期的经济增长点。根据研究机构预计,到2025年,新基建七大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

二、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提前,电网投资持续加码

1、气温攀升 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提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近日表示,近期多个地区气温大幅攀升,用电高峰期提前。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但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矛盾仍需着力解决。

2、电网投资持续加码

根据中国电力网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电网预计加大投资,全年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国家电网2022年全年电网投资5094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达到2.23万亿元。

3、新能源迎来爆发性增长,绿色微电网风口来袭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达12.7亿千瓦,占总装机的49%,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1.2亿千瓦)。2022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3.1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6%。今年一季度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更是首度超过50%。尽管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但也在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点使得系统调节更加困难,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部分网架薄弱、缺乏同步电源支撑的大型新能源基地系统支撑能力不足,新能源安全可靠外送受到影响。而微电网的建设可以缓解压力。

三、热点细分:电力概念

消息面上,近日,华北、黄淮等地迎来今年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打破历史同期纪录。随着气温上升,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中电联预测显示,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有望达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光大证券指出,当前,市场对于6-7月厄尔尼诺、夏季高温、电力供需偏紧及电改政策关注度较高,从投资角度来看,数字电网、灵活性调节资源的建设依然是当前重点,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管理、电力电网数字化等有望充分受益。

顶点财经: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提前,电力投资机遇凸显

从技术图形上看,电力行业指数近期持续震荡整理,周一逆势放量大涨,突破整理区间压力。当前中长期均线系统和MACD指标仍处于多头形态,后市有望延续涨势。

管世朋(证书号A0380621040001)简介:

多年证券从事经验,完整经历牛熊转换,曾长期担任浙江经济广播电台《财富晚高峰》《财经早八点》《创投英雄会》栏目特邀嘉宾,对市场主流方向感知敏锐。

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179621.html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